[发明专利]基于目的层的地震勘探观测系统定量评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16727.6 | 申请日: | 2019-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846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延光;梁鸿贤;尚新民;崔庆辉;石林光;李红梅;王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V1/30 | 分类号: | G01V1/30;G01V1/28 |
代理公司: |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4 | 代理人: | 崔晓艳 |
地址: | 257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目的 地震 勘探 观测 系统 定量 评价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目的层的地震勘探观测系统定量评价方法,包括:根据工区地质任务和技术要求设计观测系统参数;根据设计的观测系统参数和满覆盖次数边界建立炮点集、检波点集及炮检关系集;根据工区地震资料解释的层位数据建立所有目的层的模型;选择一个目的层,设置照明计算参数;根据设计的观测系统参数计算所选目的层每个面元的照明能量;统计目的层每个面元最大照明能量比;计算目的层面元照明能量均方差;计算设计的观测系统综合质量因子;根据需要选择其他目的层进行计算;根据计算的所有目的层观测系统综合质量因子,对观测系统做出评价。该方法对照明度能量进行细分,按照偏移距、方位角等多种进行综合评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地震勘探数据采集设计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基于目的层的地震勘探观测系统定量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观测系统评价工作主要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基于共中心点面元属性分析方法来开展的。这种方法在地震资料采集施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主要包含覆盖次数分析、方位角均匀性分析、偏移距均匀性分析以及玫瑰图均匀性分析等手段,在很多地区的观测系统设计中证明是切实有效的。这类方法在地表极其复杂、地下构造极其复杂的地区暴露出较大的问题。第二类是基于共反射点面元的分析方法。这类方法也包含了覆盖次数、方位角、偏移距等分析手段,但与第一类方法不同的是,这类方法是基于真实反射点进行的分析,大量的理论和实际资料证明,在这些复杂地区,进行面向目标地质体的共反射点面元分析才是观测系统评价有效途径。为了刚直观地进行分析,通常采用目标地质体的照明度来进行综合分析。目前生产中广泛认可第二类分析方法,这类方法又被称为面向目标地质体的观测系统评价方法。一般包含了模型建立、正演照明分析、观测系统评价三个步骤。
照明度是一个能量的概念,作为面向目标的观测系统设计的基础数据,照明度的计算尤为重要。照明度可以分为很多种不同的统计方式,最核心的数据为炮点-面元-检波点形成的炮检能量对,这些基础数据对观测系统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通过照明度进行观测系统评价主要是计算照明度的均匀性,均匀性好的则认为观测系统好,反之,观测系统质量较差。这种分析方式虽然可以直观地获得不同观测系统的评价值,但是也存在较大的问题。照明能量是某一面元内不同方位角、不同偏移距能量的叠加,只评价面元整体能量值的分布,观测系统中包含的方位角、偏移距、覆盖次数信息,地震记录中包含的频率、能量信息等无法综合的表现出来。因此对照明度能量进行细分,按照偏移距、方位角等多种进行综合评价,可以更有助于对观测系统做出评价。为此我们发明了一种新的基于目的层的地震勘探观测系统定量评价方法,解决了以上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照明度能量进行细分,按照偏移距、方位角等多种进行综合评价的基于目的层的地震勘探观测系统定量评价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基于目的层的地震勘探观测系统定量评价方法,该基于目的层的地震勘探观测系统定量评价方法包括:步骤1:根据工区地质任务和技术要求设计观测系统参数;步骤2:根据设计的观测系统参数和满覆盖次数边界建立炮点集、检波点集及炮检关系集;步骤3:根据工区地震资料解释的层位数据建立所有目的层的模型;步骤4:选择一个目的层,设置照明计算参数;步骤5:根据设计的观测系统参数计算所选目的层每个面元的照明能量;步骤6:根据步骤5计算结果,统计目的层每个面元最大照明能量比;步骤7:根据步骤5计算结果,计算目的层面元照明能量均方差;步骤8:根据步骤5、6、7计算结果,计算设计的观测系统综合质量因子;步骤9:返回步骤4,根据需要选择其他目的层进行计算;步骤10:根据计算的所有目的层观测系统综合质量因子,对观测系统做出评价。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
在步骤5中,根据设计的观测系统参数计算所选目的层每个面元的照明能量,所使用的正演方法包括射线追踪正演、波动方程正演和高斯射线束正演方法。
在步骤5中,根据设计的观测系统参数计算所选目的层每个面元的照明能量,计算面元内每个炮检对的照明能量的同时还要记录面元内每个炮检对的偏移距方位角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167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