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目的层的地震勘探观测系统定量评价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216727.6 | 申请日: | 2019-03-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846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7 |
| 发明(设计)人: | 王延光;梁鸿贤;尚新民;崔庆辉;石林光;李红梅;王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1V1/30 | 分类号: | G01V1/30;G01V1/28 |
| 代理公司: |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4 | 代理人: | 崔晓艳 |
| 地址: | 257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目的 地震 勘探 观测 系统 定量 评价 方法 | ||
1.基于目的层的地震勘探观测系统定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基于目的层的地震勘探观测系统定量评价方法包括:
步骤1:根据工区地质任务和技术要求设计观测系统参数;
步骤2:根据设计的观测系统参数和满覆盖次数边界建立炮点集、检波点集及炮检关系集;
步骤3:根据工区地震资料解释的层位数据建立所有目的层的模型;
步骤4:选择一个目的层,设置照明计算参数;
步骤5:根据设计的观测系统参数计算所选目的层每个面元的照明能量;
步骤6:根据步骤5计算结果,统计目的层每个面元最大照明能量比;
步骤7:根据步骤5计算结果,计算目的层面元照明能量均方差;
步骤8:根据步骤5、6、7计算结果,计算设计的观测系统综合质量因子;
步骤9:返回步骤4,根据需要选择其他目的层进行计算;
步骤10:根据计算的所有目的层观测系统综合质量因子,对观测系统做出评价;
在步骤6中,根据步骤5计算结果,统计目的层每个面元最大照明能量比,首先对单个反射面元的炮检对照明能量按照方位角和偏移距进行统计,具体角度间隔和偏移距间隔根据实际资料情况确定,方位角按照10度划分为36个区间,偏移距根据最大偏移距等分为3个区间,i表示偏移距区间号,j表示方位角区间号,Ei,j表示位于第i个偏移距区间同时位于第j个方位角区间的所有炮检对能量之和;最后,计算单个面元内炮检对能量总和与Ei,j中的最大值之比作为该面元最大照明能量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目的层的地震勘探观测系统定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5中,根据设计的观测系统参数计算所选目的层每个面元的照明能量,所使用的正演方法包括射线追踪正演、波动方程正演和高斯射线束正演方法。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目的层的地震勘探观测系统定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5中,根据设计的观测系统参数计算所选目的层每个面元的照明能量,计算面元内每个炮检对的照明能量的同时还要记录面元内每个炮检对的偏移距方位角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目的层的地震勘探观测系统定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5中,根据设计的观测系统参数计算所选目的层每个面元的照明能量,对于不同的震源,计算与该震源关联的炮检对照明能量时需要乘上一个震源系数,对于井炮激发,该震源系数定义为实际药量与最大药量的比值;对于可控震源,该系数根据可控震源与实际井炮最大药量激发的单炮对比关系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目的层的地震勘探观测系统定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7中,根据步骤5计算结果,计算目的层面元照明能量均方差,是将一个面元内的炮检能量对进行均方差计算,从而获得每个面元内照明能量的均匀性分布情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目的层的地震勘探观测系统定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8中,根据步骤5、6、7计算结果,计算设计的观测系统综合质量因子,是按照以下公式进行计算的:
其中,Q为观测系统综合质量因子,Iave为所有面元照明能量的平均值,Emax为所有面元照明能量均方差的最大值,Evar为所有面元照明能量均方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Rvar为所有面元最大照明能量比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目的层的地震勘探观测系统定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9中,对工区所有目的层进行计算,综合各目的层的计算结果对设计的观测系统进行评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目的层的地震勘探观测系统定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0中,根据计算的所有目的层观测系统综合质量因子,对观测系统进行评价时,综合质量因子越大,观测系统质量越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目的层的地震勘探观测系统定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0中,对观测系统进行评价时是在步骤1时设计若干个备选的观测系统方案,然后对备选的观测系统进行评价,从中选择综合质量因子最高的观测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1672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