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前后摄像头的轿车防追尾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11231.X | 申请日: | 2019-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746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发明(设计)人: | 赵伟强;聂庆灿;宗长富;郑宏宇;陈国迎;何磊;凌锦鹏;丁显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T7/22 | 分类号: | B60T7/22;B60R19/20;G06N3/04;G06N3/08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姜美洋 |
地址: | 130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前后 摄像头 轿车 追尾 装置 及其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基于前后摄像头的轿车防追尾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一种基于前后摄像头的轿车防追尾装置:
多个电磁气压液压缓冲装置,其分别安装在轿车尾部的后围板中间和两侧内腔中,其包括:
凸台底座,其平面一侧与所述轿车尾部固定连接;
伸缩筒,其一端垂直密封套设在所述凸台底座的凸起上;
橡胶块,其与所述凸台底座的凸起平行相对设置,并与所述伸缩筒另一端密封连接;
安全气囊,其设置在所述橡胶块内;
两个一级液压缸,其设置在所述伸缩筒内,且对称设置在所述凸台底座的凸起上;
两个一级活塞,其分别设置在对应所述一级液压缸内;
两个活塞推杆,其一端分别与对应所述一级活塞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橡胶块连接;
进气管,其贯穿所述凸台底座和橡胶块的中心,并与所述安全气囊连通;
进油管,其设置在所述凸台底座内,并与所述一级液压缸连通;
回油管,其设置在所述橡胶块内,并与所述一级液压缸连通;
第一线圈绕组,其套设在所述伸缩筒一端并紧靠所述凸台底座;
第二线圈绕组,其套设在所述伸缩筒另一端并通过减震弹簧与所述橡胶块连接;
其中,当所述第一线圈绕组和第二线圈绕组相吸引时,所述橡胶块压缩伸缩筒靠近所述凸台底座运动,当所述第一线圈绕组和第二线圈绕组相排斥时,所述橡胶块拉伸伸缩筒远离所述凸台底座运动;当进油管向第一液压缸进油时,所述活塞推杆带动橡胶块拉伸伸缩筒远离所述凸台底座运动,当回油管向第一液压缸进油时,所述活塞推杆带动橡胶块压缩伸缩筒靠近所述凸台底座运动;
其特征在于,采集车况和路况,并基于BP神经网络确定制动踏板、油门踏板和电磁气压液压缓冲装置的工作状态,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按照采样周期,测量轿车的车速、轿车前防障碍物状态、后方障碍物状态、轿车距前方障碍物距离,距后方障碍物距离;
步骤二、确定三层BP神经网络的输入层神经元向量x={x1,x2,x3,x4,x5};其中,x1为轿车的车速,x2为轿车前防障碍物状态,x3为轿车后方障碍物状态,x4为轿车距前方障碍物距离,x5为轿车距后方障碍物距离;
其中,所述输入层神经元向量k为输入层神经元序列号,k={2,3},当ok=1时,存在障碍物,ok=0时,不存在障碍物;
步骤三、所述输入层向量映射到隐层,隐层的神经元为m个;
步骤四、得到输出层神经元向量o={o1,o2,o3};其中,o1为油门踏板工作状态,o2为制动踏板的工作状态,o3为电磁气压液压缓冲装置的工作状态,所述输出层神经元值为o3={t1,t2,t3},其中,t1为气动控制电路的工作状态,t2为液压控制电路的工作状态,t3为电流磁效应电路的工作状态,所述输出层神经元值为x为输出层神经元序列号,x={1,2,3},当ox为1时,处于工作状态,当ox为0时,处于不工作状态;
当t1=0,t2=0,t3=1时,电池组工作,并控制第一线圈绕组和第二线圈绕组的电流为:
当t1=0,t2=1,t3=1时,液压泵和电池组工作,并控制橡胶块运动的长度为:
第一线圈绕组和第二线圈绕组的电流为:
当t1=1,t2=1,t3=1时,气泵工作、液压泵和电池组均工作,并控制安全气囊的气压满足:
P=0.75Pmax;
橡胶块运动的长度为:
第一线圈绕组和第二线圈绕组的电流为:
其中,L为橡胶块运动的长度,v为车速,M为车重,MA为单位重量,ds为安全距离,d为轿车距后方障碍物距离,Lmax为橡胶块运动的最大长度,I1,I2为第一线圈绕组和第二线圈绕组的电流,δ为第一线圈绕组和第二线圈绕组的初始距离,为第一线圈绕组和第二线圈绕组的平均匝数,为第一线圈绕组和第二线圈绕组的平均半径,P为安全气囊的气压,Pmax为安全气囊充满气体时的气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前后摄像头的轿车防追尾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隐层及所述输出层的激励函数均采用S型函数fj(x)=1/(1+e-x)。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1123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制动预警及控制方法、系统及车辆
- 下一篇:制动力控制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