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显示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211125.1 | 申请日: | 2019-03-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246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 发明(设计)人: | 刘皓;周秋雨;李存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9F9/33 | 分类号: | G09F9/33;G09F9/35;H04M1/02;H04M1/22;G03B15/0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黄志华 |
| 地址: | 26607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模组,位于显示模组的显示面一侧的透明盖板,位于显示模组背离透明盖板一侧的补光灯,以及位于补光灯出光侧的凹面镜;其中,显示模组的边缘与透明盖板的边缘之间存在缝隙,凹面镜用于接收补光灯的出射光并向位于补光灯同侧的缝隙处反射。反射光线的交点位置即为补光灯的发光中心点经过凹面镜反射后的等效发光中心点,采用上述设置方式可以将等效发光中心点的位置抬高,从而增大光线穿过缝隙向显示装置外侧出射时的出光角度,从而提升补光光线的照射范围,达到理想的补光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显示设备的外形以及观看、使用体验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提高显示设备的屏占有比,显示屏的形态从普通的16:9变化到18:9,再到目前使用的异形屏,并且有趋势向全面屏过渡。这使得非显示区域的边框被设备得越来越窄,那么摄像头、传感器等功能器件的设置空间也变得越来越小。
其中,红外补光灯用于在环境较暗的场景下为摄像头补光,以提升摄像效果。然而,现阶段所使用的红外补光灯的尺寸在2mm左右,而窄边框显示屏的边框已经缩小到1.5mm以下,因此无法在边框位置设置红外补光灯,影响摄像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用以在窄边框显示装置中设置红外补光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模组,位于所述显示模组的显示面一侧的透明盖板,位于所述显示模组背离所述透明盖板一侧的补光灯,以及位于所述补光灯出光侧的凹面镜;其中,
所述显示模组的边缘与所述透明盖板的边缘之间存在缝隙,所述凹面镜用于接收所述补光灯的出射光并向位于所述补光灯同侧的所述缝隙处反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还包括:位于所述缝隙处的所述凹面镜与所述透明盖板之间的发散透镜;
所述发散透镜用于扩大所述凹面镜所反射光线的出射角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发散透镜与所述凹面镜的反射光线的交点之间的距离为0.1-0.3mm。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发散透镜为菲涅尔透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凹面镜为弧形凹面镜或圆形凹面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还包括:位于所述缝隙处的摄像元件,所述摄像元件的拍摄视场与所述补光灯经过所述凹面镜反射后的出射光的覆盖范围具有重叠区域。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补光灯经过所述凹面镜反射后的光出光射角度大于或等于所述摄像元件的拍摄视角。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摄像元件的拍摄视角大于或等于±40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补光灯发射红外光。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显示模组为液晶显示模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模组、微型发光二极管显示模组中的一种。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111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