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防治便秘的膳食纤维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98802.0 | 申请日: | 2019-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174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刘培;尚尔鑫;肖平;钱大玮;段金廒;倪赛佳;刘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33/21 | 分类号: | A23L33/21;A23L33/2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杨海军 |
地址: | 2100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膳食纤维 荷梗 便秘 制备 生物活性分析 加工废弃物 持水能力 品质特性 酸碱试剂 提取分离 亚硝酸根 还原铁 酶结合 提取法 醇沉 防治 酶解 排便 吸附 离子 过滤 开发 研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防治便秘的膳食纤维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以荷梗为原料,以酸碱试剂和酶结合提取法,经酶解、过滤,醇沉,干燥等步骤得荷梗膳食纤维,并对膳食纤维品质特性进行研究,同时进行生物活性分析。本发明对荷梗中的膳食纤维成分进行科学提取分离,得到的荷梗膳食纤维品质优,有较强的持水能力,较强的吸附亚硝酸根和清除DPPH自由基以及还原铁离子的能力,具有排便功能。本发明还可解决莲的加工废弃物量大,资源浪费,污染环境的问题,提高其附加值,具有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防治便秘的膳食纤维的制备方法,此膳食纤维主要从莲的加工副产品荷梗中提取获得。
背景技术
我国莲资源丰富,栽培主产区在长江流域和黄淮流域,湖北、江苏、山东、安徽、福建、湖南、浙江等省的种植面积较大,目前估计全国栽培面积在50~70万hm2。莲的根、茎、叶、花、果都有经济价值,藕中含多糖5~10%,蛋白质1~4%,以及丰富的核苷、氨基酸类营养成分,莲子中的蛋白质含量在20%左右,氨基酸组成种类齐全,还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是优良的水生蔬菜和副食佳品,可供生食、熟食、加工罐藏、制作蜜饯和藕粉等。除了藕和莲子供食用外,花粉、荷叶、莲子心等,也都可以作菜肴或饮料及保健食品。而荷梗作为莲资源开发的副产物,资源十分丰富,除少量药用外,大量被废弃,或燃烧后用作肥料。
膳食纤维(Dietary Fiber,DF),被誉为“第七大营养素”,根据膳食纤维水溶的差异,将其分为2个类型,即水溶性膳食纤维(SDF)和不溶性膳食纤维(IDF)。膳食纤维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癌、改善肠道菌群、治疗便秘、利于减肥以及替代脂肪等的作用。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表明膳食纤维的摄入量与患肥胖症、Ⅱ-型糖尿病、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的机率成负相关关系。便秘是临床常见的复杂症状,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及精神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便秘发病率有增高趋势,困扰着多数职场人士和众多的老年人,严重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便秘人群易出现肠道菌群紊乱,长期便秘还与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痴呆、结直肠癌等有密切的关系。
莲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已有从藕节、藕渣、藕芽等莲加工废弃部位中获得具有抗氧化、预防肥胖、防治便秘等功能的膳食纤维的报道。
发明对荷梗中膳食纤维的提取,得到的膳食纤维理化性质优异,有较强的持水能力,较强的吸附亚硝酸根和清除DPPH自由基以及还原铁离子的能力,荷梗膳食纤维的开发利用,可解决莲加工废弃物大,不易储存,污染环境的问题,同时开发出深加工产品,可提高其附加值,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对荷梗中的膳食纤维成分进行科学提取分离,得到的荷梗膳食纤维纯度高,品质优,可为食品业及工业提供原料。本发明还可解决莲的加工废弃物量大,资源浪费,污染环境的问题,同时开发食品和保健产品,提高其附加值,具有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从荷梗制备防治便秘的膳食纤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干燥的荷梗,粉碎,过筛,按1:8~1:12的重量比例加蒸馏水混匀,并按200:1~100:1的重量比加入第一种酶,在55℃~65℃下水解2-3h,用酸调节pH至4.5-5.5,升高温度至45-55℃,再按200:1~100:1的重量比加入第二种酶,按20:1~10:1的重量比加入第三种酶,混合均匀,50℃~60℃酶解2-4h;
(2)取步骤(1)的酶解液,加碱调至中性,温度降至常温,得酶解原料;
(3)取步骤(2)的酶解原料在70-90℃下灭酶,用双层滤布过滤;
(4)取步骤(3)滤液,进行离心;
(5)取步骤(4)中离心上清液加3-4倍的乙醇,静置2-3h,离心,取离心的沉淀,烘干得到可溶性膳食纤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中医药大学,未经南京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988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