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滑模无拉杆整体通涵墙身浇筑模板台车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195987.X | 申请日: | 2019-03-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261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 发明(设计)人: | 徐博;谭强;肖尧;吴成刚;庹大美;刘向阳;甘才华;秦曙光;胡栾乔;刘新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F5/00 | 分类号: | E01F5/00;E02D1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饶富春 |
| 地址: | 10002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滑模无 拉杆 整体 通涵墙身 浇筑 模板 台车 | ||
1.一种电动滑模无拉杆整体通涵墙身浇筑模板台车,模板台车包括台车(6)和位于台车两侧对称分布的模板,模板包括外模(1)、内模(2)和端模(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模(1)和内模(2)之间设有第一拉杆(4),台车(6)包括行走装置、加固装置、支撑装置、提升装置;
所述外模(1)包括第一支撑板(11),第一支撑板(11)上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一加强梁(14)和第二加强梁(15),第一加强梁(14)的两端均设有第一紧固螺杆支撑(141),第一紧固螺杆支撑(141)上设有第一螺纹孔(142),第二加强梁(15)的两端均设有第一沉孔(151),第一沉孔(151)内设有第一贯穿孔(152);
所述第一支撑板(11)上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三加强梁(16),第三加强梁(16)的上方延伸出第一支撑板(11)设有第二沉孔(161),第二沉孔(161)内设有第二贯穿孔(162);
所述内模(2)包括第二支撑板(21),第二支撑板(21)上设有阵列分布的第四加强梁(24)和第五加强梁(25);所述第四加强梁(24)上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三螺纹孔(241),第五加强梁(25)的两端均设有第二紧固螺杆支撑(251),第二紧固螺杆支撑(251)上设有第二螺纹孔(252);
所述第二支撑板(21)上设有阵列分布的第六加强梁(26),第六加强梁(26)竖直分布,第六加强梁(26)的一端延伸出第二支撑板(21)设有第四螺纹孔(261)和第五螺纹孔(262);
所述第一拉杆(4)包括支撑杆(41),支撑杆(41)的一端设有第一限位块(42),另一端设有第一转动丝杆(43),第一转动丝杆(43)的一端与支撑杆(41)紧固连接,另一端设有第一把手(44);
第一拉杆(4)通过第一限位块(42)位于外模(1)的第一沉孔(151)、第二沉孔(161)内转动,通过支撑杆(41)穿过第一贯穿孔(152)、第二贯穿孔(162),通过第一转动丝杆(43)与内模(2)的第三螺纹孔(241)、第四螺纹孔(261)配合,对外模(1)、内模(2)以及端模(3)进行固定调节;
所述台车(6)包括支撑主体(61),行走装置包括滚轮(62),滚轮(62)下方铺设有导轨(7),行走装置放置板(612)上设有驱动电机(64)和变速器(63);
所述加固装置包括旋转支撑(65),旋转支撑(65)包括旋转柱(651),旋转柱(651)的一端设有第二限位块(652),另一端设有延伸杆(653),延伸杆(653)上设有第六螺纹孔(654);
所述旋转支撑(65)设有加固支撑件(66),加固支撑件(66)包括第二转动丝杆(661),第二转动丝杆(661)的一端设有加固支撑块(662),另一端设有第二把收(663);
所述支撑装置包括位于支撑装置放置台(616)上的液压缸(67),液压缸(67)的活动件连接有支撑接触块(671);
所述提升装置包括位于电动葫芦滑轨(81)上滑动的电动葫芦(8);
所述台车(6)上设有旋转工作踏台(68),旋转工作踏台(68)包括踏台主体(681),踏台主体(681)上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一方形孔(682),第一方形孔(682)内设有固定轴(683),旋转工作踏台(68)通过固定轴(683)位于第二旋转套(6171)内转动,旋转工作踏台(68)上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二方形孔(68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滑模无拉杆整体通涵墙身浇筑模板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11)上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一加强筋(12)和第二加强筋(13),第一加强筋(12)和第二加强筋(13)垂直分布;所述第一加强梁(14)的和第二加强梁(15)的两端均延伸出外膜(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滑模无拉杆整体通涵墙身浇筑模板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加强梁(16)的位于第一加强梁(14)和第二加强梁(15)上竖直分布;所述第三加强梁(16)上设有受力梁(17),受力梁(17)上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一加强块(18)与第三加强梁(16)紧固连接,受力梁(17)的两端与第三加强梁(16)之间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三加强筋(1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9598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