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唑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95020.1 | 申请日: | 2019-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764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焦体;李星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帕潘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49/08 | 分类号: | C07D24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文君;陈征 |
地址: | 102206 北京市昌***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唑类 化合物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唑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合成路线如下;其采用式III所示化合物为主要原料与式IV所示化合物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取代反应,合成式V所示的三唑类化合物。本方法具有以下优点:操作简单,成本低,无污染,收率高,绿色安全环保,适合现代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三唑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三唑类化合物具有杀菌生物活性,不仅活性高、作用机理独特、对环境友好,而且对难防治的病害如稻瘟病、霜霉病、灰霉病和立枯病等都有特效。主要用于果树、蔬菜、小麦、马铃薯、豆类、瓜类等作物上防除纹枯病、锈病、早疫病、叶斑病、黑星病、白粉病有优良的防治效果,对蔬菜和瓜果等多种真菌性病害具有很好的保护和治疗作用,并具有持效期长的特点,与其他杀菌剂无交互抗性。且具有不污染环境、不污染农产品、不杀伤天敌的特点,是目前各国防治柑橘疮痂病、斑点落叶病等作物抗性病害的理想杀菌剂。
三唑类化合物是一种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的内吸性三唑类杀菌剂,可被根、茎、叶部吸收,并能很快地在植物株体内向上传导,防治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引起的病害,特别是对小麦全蚀病、白粉病、锈病、根腐病,水稻恶菌病,香蕉叶斑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进的三唑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式III为主要原料与式IV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取代反应合成式V所示的三唑类化合物。产品收率高、纯度高,无污染,绿色环保适宜于现代化工业生产。
本发明采取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下式V所示三唑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反应路线如下:
其中:
R1选自F,Cl,Br,I,Ra-S(=O)-O-,RbSO3-,-N+≡N,-NRcRdRe或-ORf;Ra、Rb各自独立地选自-CH3,-CF3,-CF2H或苯基;Ra、Rb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Rc、Rd、Re各自独立地选自氢、C1-C6烷基、酰基、酯基、二烷基或酰胺基,Rf选自C1-C6烷基;
R2选自-OH,-ORg,-NRhRi,或-SRj;Rg选自C1-C6烷基;Rh、Ri各自独立地选自氢、C1-C6烷基、酰基、酯基、二烷基或酰胺基,Rj选自氢、烷基、酯基或苯基;
R3选自H,-CORk,-CN,-SO2Rl,-SORm,-PORnR°Rp,-NO,或-NO2;Rk、Rl、Rm各自独立地选自氢、C1-C6烷基、苯基或杂基;Rn、R°、Rp各自独立地选自氢、C1-C6烷基、酰基、酯基或二烷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帕潘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帕潘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950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