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PR纳米抗菌管及其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94736.X | 申请日: | 2019-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058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牟秀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喏工业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9/12 | 分类号: | F16L9/12;F16L59/02;F16L59/08;F16L58/18;F16L55/24;C02F1/50;B29D23/00;B29K23/00;B29K10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谢绪宁;薛赟 |
地址: | 215628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pr 纳米 抗菌 及其 生产工艺 | ||
1.一种PPR纳米抗菌管,包括管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内壁设有PPR抗菌层(11);所述管体(1)的两端可拆卸连接有聚菌件(2);管体(1)中同轴设有往复丝杆(31),往复丝杆(31)上连接有桨叶(32),桨叶(32)远离往复丝杆(31)的一端抵接管体(1)内壁,往复丝杆(31)与桨叶(32)表面设有PPR抗菌层(11);所述聚菌件(2)内部呈蜂窝状结构,聚菌件(2)的外周表面设有聚菌层,聚菌层包括生物降解层(24)和覆盖在生物降解层(24)外表面的灭菌层(25),灭菌层(25)中包含有纳米银微粒;
所述桨叶(32)内部设有碳纳米管聚菌腔,桨叶(32)表面设有若干与碳纳米管聚菌腔连通的微孔;碳纳米管聚菌腔中填充有生物降解微粒,桨叶(32)表面的PPR抗菌层(11)与碳纳米管聚菌腔之间设有灭菌层(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PR纳米抗菌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还包括依次设置于PPR抗菌层(11)外的耐热层(12)、隔热膜(13)、保温层(14)和耐磨层(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PR纳米抗菌管,其特征在于:所述PPR抗菌层(11)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材料配比制成:无规共聚聚丙烯95-100份、C16-C18α-烯烃8-10份、镁盐晶须30-40份、纳米CaCO35-10份、聚丁基丙烯酸5-10份、纳米二氧化硅负载纳米银抗菌剂4-6份、色母粒2-3份、分散剂1-2份、抗氧化剂0.5-1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PPR纳米抗菌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热层(12)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材料配比制成:无规共聚聚丙烯88-90份、碳纤维20-30份、抗氧化剂0.5-1份、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3-5份。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PPR纳米抗菌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14)为聚氨酯层。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PPR纳米抗菌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层(15)为氟碳树脂层。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PPR纳米抗菌管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配料:选取按重量份计的以下组分:无规共聚聚丙烯95-100份、C16-C18α-烯烃8-10份、镁盐晶须30-40份、纳米CaCO35-10份、聚丁基丙烯酸5-10份、色母粒2-3份、分散剂1-2份、抗氧化剂0.5-1份;
(2)混料:将配料中的无规共聚聚丙烯、镁盐晶须、色母粒、分散剂、抗氧化剂搅拌均匀,在80-90℃温度下烘干2-3h后得到混合料;
(3)挤出拉制:将混合物料、C16-C18α-烯烃、纳米CaCO3、聚丁基丙烯酸、纳米二氧化硅负载纳米银抗菌剂投入挤出机中进行挤出得到管体(1)的PPR抗菌层(11),其中挤出机的料筒温度控制在170-185℃,挤出机中模具的温度控制在190-205℃,模具口模的温度控制在200-210℃;将挤出的PPR抗菌层(11)两端扩口形成用于容纳聚菌件(2)的容纳槽(18);
(4)真空定型及冷却:将成型的PPR抗菌层(11)放置在真空环境下冷却至室温;
(5)制造往复丝杆(31)和桨叶(32):使用碳纳米管成型出往复丝杆(31)基体以及螺旋片状的桨叶(32)基体,按照步骤(1)中的配料加热至205-210℃呈熔融状态,然后分别将往复丝杆(31)基体与桨叶(32)基体浸入到熔融配料中2-3s后取出自然冷却,然后利用工具对往复丝杆(31)和桨叶(32)表面进行加工打磨至尺寸符合设计要求,表面粗糙度达到Ra0.25-0.8;
(6)制造聚菌件(2):使用蜂窝陶瓷成型出圆柱状的聚菌件(2)基体;将聚菌件(2)基体进入到熔融的PLA液体中1-2s后取出后在2-3s内向其表面喷射纳米银粉后冷却至室温,PLA冷却后在聚菌件(2)基体表面形成一层1-2mm厚的生物降解层(24),粘附在PLA表面的纳米银粉形成灭菌层(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喏工业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爱喏工业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9473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高温高压的穿壁密封结构
- 下一篇:一种塑玻管连接电熔管件及连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