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藜麦马铃薯饼干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92751.0 | 申请日: | 2019-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508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喜之郎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1D13/043 | 分类号: | A21D13/043;A21D13/047;A21D2/3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44242 | 代理人: | 冯筠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马铃薯饼干 马铃薯淀粉 马铃薯全粉 麦粉 马铃薯 碳酸氢铵 白砂糖 面皮 饼干生产工艺 延展性 精炼植物油 质量百分比 马铃薯粉 葡萄糖浆 食用香精 碳酸氢钠 可塑性 起酥油 小麦粉 粘连性 富含 乳粉 香料 制备 制作 饼干 食盐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藜麦马铃薯饼干,以质量百分比计,其由以下组分组成:马铃薯淀粉30‑40%、马铃薯全粉15‑20%、藜麦粉5‑10%、白砂糖10‑15%、起酥油10‑15%、精炼植物油10‑15%、乳粉5‑10%、葡萄糖浆3‑7%、碳酸氢铵2‑5%、碳酸氢钠1‑3%、食盐0.5‑1%以及食用香精香料0.1‑0.3%。本发明使用的主要原料为马铃薯淀粉、马铃薯全粉和藜麦粉,不含小麦粉,通过马铃薯粉的粘连性,使面皮具有一定的延展性和可塑性,可以采用现有的饼干生产工艺和设备进行制备生产,且马铃薯和藜麦营养价值高,以马铃薯和藜麦为原料制成的饼干口感更佳,富含营养。同时还公开了一种藜麦马铃薯饼干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藜麦马铃薯饼干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马铃薯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可消化成分高、易被人体吸收,品质与动物蛋白接近,富含氨基酸;而藜麦的蛋白质含量高达16-22%,品质与奶粉及肉类相当,富含多种氨基酸,尤其富含人体必需而植物中缺乏的赖氨酸,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类黄酮、B族维生素和E族维生素、胆碱、甜菜碱、叶酸、α-亚麻酸、β-葡聚糖等多种有益化合物,具有均衡补充营养、增强机体功能、修复体质、调节免疫和内分泌等功效,适于所有群体食用。
然而目前现有的马铃薯饼干和藜麦饼干中使用的主要原料是小麦粉,通过小麦粉中的蛋白质形成的面筋,使面皮具有一定的延展性和可塑性,保证产品在辊压、成型过程中面皮不会被拉断,使生产能顺利进行,而马铃薯淀粉或藜麦粉作为辅料添加,其可能导致我国种植的大部分马铃薯藜麦未被充分利用,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且其制作出来的饼干使用小麦粉作为主要原料,产品口感不佳,存在一定的面糊感,且营养价值不高。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口感佳且营养价值较高的藜麦马铃薯饼干及其制作方法以解决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口感佳且营养价值较高的藜麦马铃薯饼干。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口感佳且营养价值较高的藜麦马铃薯饼干的制作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藜麦马铃薯饼干,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藜麦马铃薯饼干由以下组分组成:马铃薯淀粉30-40%、马铃薯全粉15-20%、藜麦粉5-10%、白砂糖10-15%、起酥油10-15%、精炼植物油10-15%、乳粉5-10%、葡萄糖浆3-7%、碳酸氢铵2-5%、碳酸氢钠1-3%、食盐0.5-1%以及食用香精香料0.1-0.3%。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藜麦马铃薯饼干由以下组分组成:马铃薯淀粉34%、马铃薯全粉17%、藜麦粉6%、白砂糖10%、起酥油 10%、精炼植物油10%、乳粉5%、葡萄糖浆3.8%、碳酸氢铵2%、碳酸氢钠1.3%、食盐0.7%以及食用香精香料0.2%。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藜麦马铃薯饼干由以下组分组成:马铃薯淀粉30%、马铃薯全粉20%、藜麦粉7%、白砂糖10.4%、起酥油 10%、精炼植物油10.6%、乳粉5.4%、葡萄糖浆3%、碳酸氢铵2%、碳酸氢钠 1%、食盐0.5%以及食用香精香料0.1%。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马铃薯淀粉和马铃薯全粉由大西洋土豆或克新土豆制得,所述食用香精香料为油溶性香精香料。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上述藜麦马铃薯饼干的制作方法,所述制作方法包括:
a、将马铃薯淀粉、马铃薯全粉以及藜麦粉经50目筛过筛处理,且将白砂糖粉碎后经40目筛过筛处理;
b、将过筛后的马铃薯淀粉、马铃薯全粉、藜麦粉、白砂糖、起酥油、乳粉、葡萄糖浆、碳酸氢氨、碳酸氢钠和食盐搅拌混合制成软硬适中的面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喜之郎食品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喜之郎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927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茶叶营养粉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无麸质大米面包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