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酵素发酵罐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187455.1 | 申请日: | 2019-03-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551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暐;林丽庄;李建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江西多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M1/42 | 分类号: | C12M1/42;A23L33/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邱启旺 |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发酵罐 反应槽 上盖 发酵过程 酵素 复合电极 桶壁 品质稳定性 超声组件 发酵条件 发酵效率 发酵压力 桶内气体 微波组件 发酵品 高品质 自动地 密闭 磁控 底料 排出 制备 监测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酵素发酵罐,包括有反应槽和上盖,所述上盖安装在反应槽上,形成一个密闭的容器,所述上盖上设有复合电极,所述反应槽的外侧桶壁底部设有超声组件,反应槽的外侧桶壁侧部设有磁控微波组件。该发酵罐助于发酵过程底料反应,通过上盖上的复合电极提高发酵效率与维持品质稳定性。该发酵罐可以精确根据发酵过程中的温度、pH值与发酵压力,及时地监测发酵过程与自动地排出桶内气体,保持最佳的科学发酵条件,利于高品质发酵品的制备与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酵素发酵罐。
背景技术
发酵在大自然中扮演生物催化作用是不可缺少的活动。酵素在人体中的新生、繁殖、分解、代谢等机能都扮演著不同的功能。食用酵素目前采用多种可食用的蔬果、种子、菌菇、植物药等材料作为原料,藉由微生物对于氧的特性进行自然发酵作用,使原料中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等物质代谢反应,大量产生和积累所需的代谢产物。食用酵素目前被广泛的应用于增强人体的免疫力、促进体内排毒、净化血液功效、消化食物、维持皮肤组织再生、调节生化反应及促进新陈代谢,以提供人体对酵素在健康和营养功效方面的需求。
目前,市面上常用的酵素发酵设备是酵素桶,这些酵素桶是一个用于盛装发酵液的容器。将发酵食材置放入现有酵素桶后进行桶盖密封,形成密闭空间进行酵素发酵,然而在酵素激烈发酵过程中会产生气体,使桶内气压逐渐增大,造成上盖或桶体的变形,造成食材发酵的环境改变。现今发酵时的气压控制主要还是手动操作,经由人工将酵素桶上盖打开泄气后再盖回上盖。这样的过程不易精准控制内部压力大小,造成无法控制微生物发酵品质,无法维持品质一致。另一方面,随著大量制备的发酵反应时间增加,不同的桶内气压会造成发酵桶内的反应条件不一致,从而容易引起酵素变化不易把控,影响桶内酵素的气压环境与发酵速度,除了严重影响发酵质量,有可能造成工安事件。发酵过程中常见的排气与维持品质一致是目前酵素发展的技术难题。同时,由于排气不及时或排多少气导致的内部气压升高引起发酵罐爆炸和食品微生物安全等技术问题也日益突出。
另一方面,市场上的发酵大多以蔬果为原料,为了确保品质与口感,制作时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发酵反应,发酵时所添加的食材经过发酵后会形成固体与液体两相,固体经由发酵材料的密度与重力往发酵罐的底部沈淀,最终会形成固体与液体分层现象,常常会形成发酵桶的上、中与下层的浓度不一致,无法高效率反应发酵物,造成发酵品质不易掌控的问题,急需解决。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经过多年实际实验解决上述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酵素发酵罐。该发酵罐可以精确掌控发酵过程中的pH值、发酵压力与温度,及时地维持发酵过程产生与自动地从桶内排出气体,控制发酵桶内气压,维持装置内部的气体和压强的平衡,提高微生物发酵底部原料反应与确保发酵安全,以保持在最佳的发酵条件,利于高品质发酵品的市场开拓。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酵素发酵罐,包括有反应槽和上盖,所述上盖安装在反应槽上,形成一个密闭的容器,所述上盖上设有复合电极,所述反应槽的外侧桶壁底部设有超声组件,反应槽的外侧桶壁侧部设有磁控微波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复合电极、超声组件和磁控微波组件均由控制器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超声组件功率为400W-1500W,频率为15KHz-35KHz。
进一步的,所述磁控微波组件的微波功率为400W-800W。
进一步的,所述的复合电极包括载体,所述载体上安装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pH传感器,载体上还开有排气孔,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pH传感器位于反应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反应槽上还开有过滤液料出口与发酵固料出口。
进一步的,所述反应槽上缘具有一扣环。
进一步的,所述上盖的下端设有卡合部,卡合部与反应槽上缘的扣环相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江西多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大学;江西多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874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