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汽车电子容性耦合钳校准的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187242.9 | 申请日: | 2019-03-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821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 发明(设计)人: | 王勋龙;梁雪;田丰毅;洪晓莉;刘运娇;吴琼;韩玉坤;石鹏;吴尚德;孙延峰;王丽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检检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1R3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贾文健 |
| 地址: | 2662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容性耦合 传输单元 匹配单元 转换单元 汽车电子 校准 信号发生器 测量单元 测试装置 信号电平 控制器 测试装置结构 输出信号电平 输入信号电平 测试可靠性 输出端连接 测试 发射模块 接收模块 修正因子 终端连接 发射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汽车电子容性耦合钳校准的测试装置,包括:信号发生器、容性耦合钳、测量单元、第一匹配单元、第二匹配单元、传输单元、第一转换单元和第二转换单元;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连接传输单元,传输单元的终端连接第一匹配单元,传输单元置于容性耦合钳中;测量单元通过第一转换单元与容性耦合钳的其中一端相连接,第二匹配单元通过第二转换单元与容性耦合钳的另一端相连接;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根据信号电平接收模块接收到的输出信号电平与信号电平发射模块发射的输入信号电平的差值,得出容性耦合钳的修正因子。本发明的测试装置结构简单,测试可靠性高,可操作性大。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用于汽车电子容性耦合钳校准的测试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测试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汽车电子容性耦合钳校准的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传导发射测试的目的是为了测量汽车电子零部件/模块在执行预期功能时对外传导的电磁场骚扰。目前在汽车电子电磁兼容检测技术的国际和国家标准中,常见的电压法发射测试都是使用线性阻抗稳定网络来进行测量,而容性耦合钳一般用于信号线传导抗扰度测试,运用于电磁骚扰测量则是一片空白。
汽车上连接的各种线束在电子设备工作期间可成为无源的接收天线网络,在外界电磁场作用下极易产生感应电压或电流。基于容性耦合钳的电容电压法传导发射测试,是德系车厂如大众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测试方法,属于汽车电子电磁兼容检测的崭新领域,更好地模拟了实车的电磁干扰,在汽车电子电磁兼容测试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采用电容电压法的传导发射测试,正是通过容性耦合钳将被测样品线束中的电磁能量进行耦合测量,这类电磁干扰来源于车载上线束的分布电容由开关过程引起的骚扰特性,从而考察汽车电子零部件/模块对相连的其他敏感设备产生的电磁噪声。
从实际使用过程中来看,若采用容性耦合钳进行被测样品线束的传导发射测试,需要测量容性耦合钳的修正因子,从而保证测试数据的准确性。目前对容性耦合钳的校准,通过配置阻抗匹配装置、线束适配器、网络分析仪等来实现。
但是,上述现有技术方案成本较高,需花费大量时间用于连接,若系统匹配不当,容易造成校准结果的偏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电子容性耦合钳校准的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系统结构简单,易于搭建,从而实现对容性耦合钳插入损耗的校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汽车电子容性耦合钳校准的测试装置,包括:信号发生器1、容性耦合钳2、测量单元3、第一匹配单元41、第二匹配单元42、传输单元5、第一转换单元21和第二转换单元22;
所述信号发生器1的输出端连接传输单元5,所述传输单元5的终端连接第一匹配单元41,所述传输单元5置于容性耦合钳2中;所述测量单元3通过所述第一转换单元21与容性耦合钳2的其中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匹配单元42通过所述第二转换单元22与容性耦合钳2的另一端相连接;
所述信号发生器1、所述传输单元5、所述第一匹配单元41构成信号电平发射模块;
所述测量单元3、所述第一转换单元21和所述第二转换单元22、所述容性耦合钳2、所述第二匹配单元42构成信号电平接收模块。
可选地,所述测量单元3为EMI测试接收机。
可选地,所述第一匹配单元41和所述第二匹配单元42为50欧姆终端匹配负载。
可选地,所述传输单元5为标准模拟参考线缆。
可选地,所述第一转换单元21和所述第二转换单元22为适配器。
可选地,所述测试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信号电平接收模块接收到的输出信号电平与信号电平发射模块发射的输入信号电平的差值,得出容性耦合钳的修正因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检检测有限公司,未经海检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8724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