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群聚集的预警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185140.3 | 申请日: | 2019-03-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342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 发明(设计)人: | 刘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G06Q50/26;G08B2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吴会英;刘芳 |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密度数据 人群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动态数据 静态数据 人群聚集 预警条件 预警信息 状态数据 预警 发送 城市治安 密集区域 生命财产 实时获取 用户设备 用户终端 疏散 出行 融合 防范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群聚集的预警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出行目标的当前状态数据,当前状态数据包括:当前静态数据和当前动态数据;将当前静态数据和当前动态数据进行融合,以获取各区域的当前人群密度数据;若当前人群密度数据满足对应的预警条件,则向用户终端发送预警信息。能够实时获取各区域的当前人群密度数据,并根据人群密度数据确定出满足预警条件后,向用户设备发送预警信息,使用户能够及时采取疏散措施,对于那些往日非密集区域一但发生人群密集行为也能够及时识别出,避免出现防范、保障不及时的现象发生,加强了城市治安,减少了人们生命财产的损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群聚集的预警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节假日及旅游黄金季节的到来,越来越多的游客大都选择去一些比较热点的线路出行,数亿国人短时间内将密集流动,各种公共场所也将车水马龙、人潮涌动。这给公共场所安全隐患防控带来巨大的挑战。
目前城市治安治理机构在节假日及旅游黄金季节为保障公众安全,主要在可能人群密集区域增派巡逻执法人员,加强治安防护力度。城市治安治理机构也会采取短信方式,通知市民不要到可能会人群聚集的区域。
但是现有的人群聚集的预警方法,对于那些往日非密集区域并没有有效作用。一旦这些区域发生人群聚集现象难免会出现防范、保障不及时,严重影响城市治安,给人们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人群聚集的预警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解决了现有的人群聚集的预警方法,对于那些往日非密集区域并没有有效作用,一旦这些区域发生人群聚集现象难免会出现防范、保障不及时,严重影响城市治安,给人们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人群聚集的预警方法,包括:
获取出行目标的当前状态数据,所述当前状态数据包括:当前静态数据和当前动态数据;
将所述当前静态数据和所述当前动态数据进行融合,以获取各区域的当前人群密度数据;
若所述当前人群密度数据满足对应的预警条件,则向用户终端发送预警信息。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方法,所述获取出行目标的当前状态数据,所述当前状态数据包括:当前静态数据和当前动态数据,具体包括:
采用固定传感器采集出行目标的当前第一静态数据;
采用移动传感器采集出行目标的当前第一动态数据;
采集出行目标的出行付费数据和移动终端的应用数据,以获取出行目标的当前第二静态数据和当前第二动态数据。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方法,所述将所述当前静态数据和所述当前动态数据进行融合,以获取各区域的当前人群密度数据,具体包括:
提取所述当前静态数据和所述当前动态数据中的关键字段;
根据所述关键字段,将在同一区域内的各出行目标的当前状态数据进行融合;
计算各区域的当前人群密度数据。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方法,所述若所述当前人群密度数据满足对应的预警条件,则向用户终端发送预警信息,具体包括:
若所述当前人群密度数据大于或等于对应的预设的人群密度阈值,则向用户终端发送预警信息。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方法,所述向用户终端发送预警信息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关键字段搜索当前社交媒体信息;
根据所述当前社交媒体信息分析人群聚集原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851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LBP与GLCM的服装纹理识别分类方法
- 下一篇:养卡识别方法及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