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冲蚀芯管阀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184655.1 | 申请日: | 2019-03-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641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 发明(设计)人: | 卢星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卢星霖 |
| 主分类号: | F16K3/02 | 分类号: | F16K3/02;F16K3/314;F16K31/62;F16K31/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袖管 防冲蚀 输出段 输入段 阀芯管 阀体 阀体内腔 环形内壁 流通孔 隔层 芯管 轴向往复移动 径向流通孔 阀门关闭 阀门开启 贯通内腔 径向孔道 势能作用 轴向相邻 固定件 结合部 零泄漏 同轴向 轴孔式 阀本 伸入 轴向 密封 两边 封闭 贯穿 配合 维护 | ||
1.防冲蚀芯管阀,阀芯管(1)为固定件同轴向贯穿于阀体(2)的袖管Ⅰ(2′)、阀体(2)内腔(200)、以及阀体(2)的袖管Ⅱ(2″);阀芯管(1)中部有轴向隔层(100),隔层(100)由内核和内核径向辐射的阀芯管(1)的中间管段构成;隔层(100)的轴向相邻两边分别是输入段(1′)和输出段(1″)的至少一个径向流通孔(103);环绕隔层(100)的环形阀芯(101)与袖管Ⅱ(2″)喉部的环形阀座(201)构成密封副;输入段(1′)与袖管Ⅰ(2′)和输出段(1″)与袖管Ⅱ(2″)为轴孔式配合至少一个结合部设置密封;输入段(1′)的外径大于输出段(1″)的外径;在两个方向势能的作用下,阀体(2)相对于阀芯管(1)作轴向往复移动;其特征在于,袖管Ⅰ(2′)和袖管Ⅱ(2″)的至少一个袖管的环形内壁包裹防冲蚀套(201′)的一端,防冲蚀套(201′)伸入阀体(2)内腔(200),阀门开启时,防冲蚀套(201′)的径向孔道(200″)与输入段(1′)和输出段(1″)的至少一段的流通孔(103)相对应并贯通内腔(200),阀门关闭时,防冲蚀套(201′)的环形内壁封闭输入段(1′)和输出段(1″)的至少一段的流通孔(103)。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冲蚀芯管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袖管Ⅰ(2′)的环形内壁包裹防冲蚀套(201′)的一端并构成袖管Ⅰ(2′)的一部分,防冲蚀套(201′)的另一端伸入阀体(2)内腔(200),阀门开启时,防冲蚀套(201′)的径向孔道(200″)与输入段(1′)的流通孔(103)相对应并贯通内腔(200)。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冲蚀芯管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袖管Ⅱ(2″)的环形内壁包裹防冲蚀套(201′)的一端并构成袖管Ⅱ(2″)的一部分,防冲蚀套(201′)的另一端伸入阀体(2)内腔(200),阀门开启时,防冲蚀套(201′)的径向孔道(200″)与输出段(1″)的流通孔(103)相对应并贯通内腔(200);环绕隔层(100)的环形阀芯(101)与嵌入防冲蚀套(201′)内环即袖管Ⅱ(2″)喉部的环形阀座(201)构成密封副。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冲蚀芯管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袖管Ⅰ(2′)和袖管Ⅱ(2″)的环形内壁各包裹防冲蚀套(201′)的一端并分别构成袖管Ⅰ(2′)和袖管Ⅱ(2″)的一部分,防冲蚀套(201′)中部位于阀体(2)内腔(200),阀门开启时,防冲蚀套(201′)的径向孔道(200″)分别与输入段(1′)和输出段(1″)的流通孔(103)相对应并贯通内腔(200);环绕隔层(100)的环形阀芯(101)与嵌入防冲蚀套(201′)内环即袖管Ⅱ(2″)喉部的环形阀座(201)构成密封副。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冲蚀芯管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输入段(1′)的端部与袖管Ⅰ(2′)的端部之间轴向设置推杆电机(507)。
6.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冲蚀芯管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段(1′)与袖管Ⅰ(2′)和输出段(1″)与袖管Ⅱ(2″)的结合部均设置波纹管密封件(300),输入段(1′)和输出段(1″)的至少有一段的环壁设置径向止逆装置(60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星霖,未经卢星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8465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