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芽块进行儿菜组织培养及繁殖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84327.1 | 申请日: | 2019-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441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发明(设计)人: | 官玲;刘吉振;张谊模;邸青;董昕;何平;李燕;吴霜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信立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0 | 代理人: | 包晓静 |
地址: | 401329***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进行 组织培养 繁殖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儿菜种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利用芽块进行儿菜组织培养及繁殖的方法,用解剖刀切取优良株腋芽,装入尼龙网袋中;将腋芽切分成多个小腋芽块,接种在预培养基1/2MS上;接种在含有0.1mg·L‑1NAA和0.3mg·L‑16‑BA的诱导培养基上;以培养30d后的不定芽为外植体,在MS增殖培养基上添加0.3mg·L‑16‑BA和0.1mg·L‑1NAA,继代培养30d后选择壮苗接入生根培养基中。本发明选择目标性状优良的单株作为材料进行儿菜组织培养及快繁,越冬后试管苗移栽到大田,不进行营养生长,直接进入生殖生长,以期获得质量好的种子,开展儿菜良种选育,为生产提供优质种子。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儿菜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芽块进行儿菜组织培养及繁殖的方法。
背景技术
儿菜,学名抱子芥(Brassica juncea var.gemmifera Lin.),是十字花科芸薹属芥菜种的一个变种,俗称角儿菜、芽芽菜、抱儿菜等,于1987年由杨以耕、陈才林、苏修富等命名为抱子芥。儿菜幼苗生长到一定阶段,从叶腋处长出的芽不断膨大,形成食用器官儿芽(芽块)。儿菜营养丰富,品质细嫩,味道鲜美,吃法多样,炒、烩、炸、涮、凉拌、作汤、腌泡均可,是西南地区的特色蔬菜之一。儿菜属于两年生植物,播种当年进行营养生长,越冬后翌年春夏季抽苔、开花、结实。儿菜留种主要有两种方法,即大株留种和小株留种。大株留种目标性状选择容易,但由于儿菜普遍存在抗逆性差、茎腐病重等问题,茎及芽块在第一年就可能空心腐烂,造成第二年收获不到种子或是种子质量差;小株留种目标性状选择难,导致儿菜种子纯度不达标。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儿菜留种方法存在抗逆性差、茎腐病重;目标性状选择难,导致儿菜种子纯度不达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芽块进行儿菜组织培养及繁殖的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利用芽块进行儿菜组织培养及繁殖的方法,所述利用芽块进行儿菜组织培养及繁殖的方法用解剖刀切取优良株腋芽,装入尼龙网袋中;将腋芽切分成多个1cm3的小腋芽块,接种在预培养基1/2MS上进行培养,对芽块进行初步筛选,得到无菌、状态良好的芽块;接种在含有0.1mg·L-1NAA和0.3mg·L-16-BA的诱导培养基上;以培养30d后的不定芽为外植体,在MS增殖培养基上添加0.3mg·L-16-BA和0.1mg·L-1NAA,得到芽丛,增加幼苗数量,达到扩繁目的,继代培养30d后选择壮苗接入生根培养基中。
进一步,用解剖刀切取优良株腋芽,每株取15-20个腋芽,装入一个尼龙网袋中并编号,经流水冲洗一夜后,放入加有洗洁精的水溶液中搅拌20分钟,脱水后用双蒸水冲洗3-5次。
进一步,所述装入尼龙网袋中后需要:
在超净台中,将儿菜放入70%的酒精溶液中消毒30s,倒去酒精,用无菌水洗3次,再放入加有几滴吐温的2%的次氯酸钠溶液消毒20min,期间不断搅拌,倒掉溶液,用无菌水冲洗4~5遍,得到无菌的外植体;
以1/2MS、MS为基本培养基,所有培养基添加30g/L白砂糖,8g/L琼脂,激素浓度配比按培养阶段进行调整,调节pH=5.8,在121℃高压灭菌20min。培养温度为25±2℃,每天光照12~14h,光照强度1500~2000Lx。
进一步,取出腋芽放在灭过菌的滤纸上,剥去表面1-2层叶片,从腋芽中部横向剖开,将腋芽切分成多个1cm3的小腋芽块,接种在预培养基1/2MS上进行培养;每个培养皿上接种8个外植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农业科学院,未经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843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