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切边阴模的加工工序及其双切边阴模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181579.9 | 申请日: | 2019-03-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403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 发明(设计)人: | 徐国生;文崇雄;郑琼娥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航空标准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P15/24 | 分类号: | B23P15/24;B21D28/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黄韧敏;刘健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模壳 切边 模仁 阴模 加工工序 螺栓加工 料坯 刃口 镗模 预备 毛刺 模具技术领域 车削粗加工 车削精加工 电火花加工 线切割加工 热处理 阴模成型 阴模结构 中心加工 上端面 外端面 预成型 内孔 修磨 成型 装配 贯通 加工 | ||
本发明适用于螺栓加工模具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双切边阴模的加工工序,包括步骤有:将预备的模壳料坯进行车削粗加工并在所述模壳料坯的上端面形成镗模仁孔,以使模壳成型;对所述模壳进行热处理,并将预备的模仁过盈装配在所述模壳的所述镗模仁孔内;将所述模壳和所述模仁进行线切割加工,以在所述模壳和所述模仁的中心加工形成贯通的内孔;将所述模壳和所述模仁进行车削精加工,以使所述双切边阴模预成型;对所述模仁的外端面进行电火花加工形成刃口,以使所述双切边边阴模成型。借此,本发明加工成本低、所述双切边阴模结构稳定,可解决螺栓加工的切边毛刺的问题且且刃口可反复修磨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螺栓加工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切边阴模的加工工序及其双切边阴模。
背景技术
冷镦工艺是少无切削金属压力加工新工艺之一。它是一种利用金属在外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塑性变形,并借助于模具,使金属体积作重新分布及转移,从而形成所需要的零件或毛坯的加工方法冷镦工艺对于大批量生产的汽车高强度紧固件、摩托车、自行车、家电上的异形的自动化生产是必不可少的制造方法。
而切边工序是冷镦工艺的补充,是生产切边紧固件螺栓中一道十分关键的工序,切边是用两个模具的刃口切除零件的多余材料,使之形成所需要的形状。在切边成形之前,毛坯必须进行整形,通过整形可得到符合工艺要求的毛坯。若毛坯尺寸太大,即切边余量太大,需要的切挤力就较大,容易造成切边模具寿命降低,模具意外损坏的可能性加大,并且消耗原材料,切边毛刺也越大;切边余量太小,切边后零件容易掉角,形状不完整,得不到满意的外观质量,螺栓切边后有毛刺飞边,为去除掉毛刺还需要增加一道滚光工序。
现有用于切边工序的切边阴模没有配置刃口结构,对待加工螺栓进行切边时,只通过切边模上的刃口进行切料,从而容易产生较大的毛刺,毛刺会产生在头部支撑面内,当螺栓配装配时,毛刺在装配力矩作用下刮伤配装面。
综上可知,现有的方法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切边阴模的加工工序及其双切边阴模,加工成本低、所述双切边阴模结构稳定,可解决螺栓加工的切边毛刺的问题且且刃口可反复修磨使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双切边阴模的加工工序,包括步骤有:
将预备的模壳料坯进行车削粗加工并在所述模壳料坯的上端面形成镗模仁孔,以使模壳成型;
对所述模壳进行热处理,并将预备的模仁过盈装配在所述模壳的所述镗模仁孔内;
将所述模壳和所述模仁进行线切割加工,以在所述模壳和所述模仁的中心加工形成贯通的内孔;
将所述模壳和所述模仁进行车削精加工,以使所述双切边阴模预成型;
对所述模仁的外端面进行电火花加工形成刃口,以使所述双切边边阴模成型。
根据所述的双切边阴模的加工工序,所述将所述模壳和所述模仁进行线切割加工,以在所述模壳和所述模仁的中心加工形成贯通的内孔的步骤之后包括:
对所述模壳和所述模仁进行研磨加工。
根据所述的双切边阴模的加工工序,所述对所述模仁的外端面进行电火花加工形成刃口,以使所述双切边边阴模成型的步骤之后包括:
对所述双切边阴模的所述刃口、所述内孔、端面以及倒角进行研磨抛光。
根据所述的双切边阴模的加工工序,所述对所述模壳进行热处理,并将预备的模仁过盈装配在所述模壳的所述镗模仁孔内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对所述模壳依次进行淬火处理、回温处理以及二次回火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航空标准件有限公司,未经深圳航空标准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815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