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控制四级配混凝土粗骨料粒型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77335.3 | 申请日: | 2019-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759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胡进武;杨宗立;王义锋;翁永红;牟荣峰;顾功开;王团乐;邓乐清;李果;宛良朋;徐明函;张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长江三峡勘测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21/00 | 分类号: | B02C21/00;B02C23/14;B02C23/16;B02C1/02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胡建平;李丹 |
地址: | 10003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四级配 混凝土 骨料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四级配混凝土粗骨料粒型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使用预设的爆破参数进行开挖爆破,提高爆破后毛料粒径分布在150mm至800mm之间的毛料比例;2)采用棒条给料机对毛料进行预分级;3)通过第一筛分振动筛,分离出超径石料及特大石成品料;4)通过第二筛分上层筛,分离出大石超径料及大石成品料;5)第二筛分下层设置振动筛,同时筛分出中石和小石;6)实现四种粒型的分选,获得合格的四级配粗骨料成品。本发明方法提供了从毛料开采到砂石加工工艺全过程,能有效控制双曲高拱坝用混凝土粗骨料粒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骨料破碎粒型控制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控制四级配混凝土粗骨料粒型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随着筑坝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薄壁双曲高拱坝的出现,对大坝混凝土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而砂石加工系统生产的骨料粒型是保障混凝土质量的基础。建筑工业中广泛采用的机制人工骨料,由于破碎工艺的不同,采用某些破碎工艺,特别是采用颚式破碎机时,生产得到的粗骨料中含有较多针片状颗粒,这些针、片状颗粒的存在不仅影响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而且由于本身易折断,其抗压碎强度相对较低,对硬化后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亦存在不利影响。因此,在水电工程建设中,对双曲高拱坝混凝土的粗骨料粒型(特别是针片状颗粒含量)有严格的控制标准。
目前生产工艺中,特大石、大石针片状含量易于控制和优化,采用破碎设备经过一、二段破碎就能满足要求,但要降低中、小石的针片状含量难度较大,尤以小石为甚。特别是,当层状岩体作为混凝土加工料源时,因岩体本身的结构特性,使得在传统工艺下,更容易出现针片状颗粒含量超标、骨料粒型不符合质量要求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控制四级配混凝土粗骨料粒型的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控制四级配混凝土粗骨料粒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使用预设的爆破参数进行开挖爆破,提高爆破后毛料粒径分布在150mm至800mm之间的毛料比例;
2)采用棒条给料机对毛料进行预分级;毛料中大于给料机棒条间距的进入颚式破碎机破碎,小于给料机棒条间距的石料直接进入后续筛分环节;
3)通过第一筛分振动筛,分离出超径石料及特大石成品料;将富余的特大石导入中碎方向;
4)通过第二筛分上层筛,分离出大石超径料及大石成品料;将富余的大石导入细碎方向;
5)第二筛分下层设置振动筛,同时筛分出中石和小石;
6)实现四种粒型的分选,获得合格的四级配粗骨料成品。
按上述方案,所述步骤1)中爆破参数时根据料场岩性、岩层结构,结合开挖方式开展爆破试验的数据统计获得。
按上述方案,所述棒条给料机棒条间距为70mm至130mm。
按上述方案,所述步骤3)中第一筛分振动筛的筛网为圆孔筛网。
按上述方案,所述步骤3)中第一筛分振动筛的筛网为160mm的圆孔筛网,安装角度20°时水平投影尺寸为150mm。
按上述方案,所述步骤3)中第一筛分振动筛为双层筛,下层出料端采用翻板门分料方式,根据生产需求切换特大石成品及富余特大石的流向,在满足特大石产量的情况下,调节翻板门开合大小,将富余的特大石导入中碎方向,增大中碎环节进料量。
按上述方案,所述步骤4)中第二筛分上层筛出料端为进入细碎环节及大石成品堆场两个流向,振动筛的两层出料端均采用翻板门分料方式。
按上述方案,所述步骤5)中第二筛分下层设置三层筛网的振动筛,二个筛子为一组,共两组四个振动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长江三峡勘测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长江三峡勘测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773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