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家居感应器用线路板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174439.9 | 申请日: | 2019-03-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369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 发明(设计)人: | 彭镜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广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1/02 | 分类号: | H05K1/02;H05K3/00;H05K3/28 |
| 代理公司: | 惠州市超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49 | 代理人: | 陈文福 |
| 地址: | 51073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家居 感应 器用 线路板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智能家居感应器用线路板,包括线路板本体和补强板,所述补强板通过纯胶层粘合到所述线路板本体,所述纯胶层的厚度为33μm至37μm,所述线路板本体的顶面设有两层阻焊层,所述线路板本体的底面设有两层阻焊层,所述线路板本体的通孔填充有树脂,所述纯胶层上表面设置有补强板,该智能家居感应器用线路板,不仅具有优良的防水防尘性能,同时在使用的过程当中也不易翘曲变形;一种智能家居感应器用线路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开料;(2)钻孔;(3)电镀;(4)树脂塞孔及研磨;(5)图形转移;(6)一次阻焊;(7)二次阻焊;(8)贴补强板及第一次成型;(9)压补强板及第二次成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路板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家居感应器用线路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智能家居电子设备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中,智能家居感应器用线路板作为电子元气件电气连接体的常用载体,能够使得感应器的部分功能得以实现,同时也可以作为电子元器件的支撑体,使得感应器正常运转。
但是,现有的智能家居感应器用线路板在使用的过程当中,由于线路板的结构单一,不仅使得线路板在使用的过程当中不具备防水防尘性能,而且也使得线路板在使用的过程当中容易翘曲变形,实用性差;同时由于现有线路板的加工工艺时,采用的是阻焊塞孔,使得孔内有空洞,因此使得补强板在压合完成后防水防尘性能差,而且曲翘难不受控制,不仅不能满足线路板对客户的设计要求,同时也浪费了产品的生产过程中的损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智能家居感应器用线路板,该智能家居感应器用线路板,不仅具有优良的防水防尘性能,同时在使用的过程当中也不易翘曲变形。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提供一种智能家居感应器用线路板,包括线路板本体和补强板,所述补强板通过纯胶层粘合到所述线路板本体,所述纯胶层的厚度为33μm至37μm,所述线路板本体的顶面设有两层阻焊层,所述线路板本体的底面设有两层阻焊层,所述线路板本体的通孔填充有树脂。
进一步的,所述补强板的厚度为0.63mm至0.67mm。
有益效果:由于线路板本体的通孔采用树脂填充,通过树脂的高密封性能,可以使得通孔内部没有空洞,并且配合线路板本体的上下两面均设置有两层阻焊层,因此使得线路板本体的表面更加平整,同时控制补强板与线路板本体之间的纯胶厚度在33μm至37μm之间,通过树脂填孔、两层阻焊以及选择纯胶的厚度三者的协同作用,不仅可以保证补强板与线路板本体之间没有缝隙,使得线路板本体能够具有防水防尘效果,而且也能保证补强板与线路板本体之间贴合更加密切,降低曲翘。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智能家居感应器用线路板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可有效解决补强板压合完成后无法满足防尘防水的需求,且翘曲得以控制。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智能家居感应器用线路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开料:将一定尺寸的板材裁剪成所需要进行加工的基板;
(2)钻孔:将完成步骤(1)的基板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在基板垂直方向上进行钻孔;
(3)电镀:将完成步骤(2)的基板通过电流效应对其表面和通孔内进行镀铜;
(4)树脂塞孔及研磨:将完成步骤(3)的基板上的通孔在真空条件下进行树脂填充,保证树脂填平过孔,同时将填充孔表面打磨平整;
(5)图形转移:将特定的电路图形转移到步骤(4)所完成的基板表面;
(6)一次阻焊:将完成步骤(5)的基板表面进行第一次阻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广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广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744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