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计算含压电材料机械臂动力学响应及控制的仿真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74393.0 | 申请日: | 2019-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406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章定国;姜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9/16 | 分类号: | B25J9/16;B25J1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朱显国 |
地址: | 21009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计算 压电 材料 机械 动力学 响应 控制 仿真 方法 | ||
1.一种计算含压电材料机械臂动力学响应及控制的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设定中心刚体、柔性悬臂梁和压电材料的几何参数和材料参数,建立含压电材料的中心刚体-柔性悬臂梁系统,转入步骤2;
步骤2、用混合坐标法在浮动坐标系中描述含压电材料中心刚体-柔性悬臂梁系统的大范围旋转运动的变形场,转入步骤3;
步骤3、基于假设模态法,对柔性悬臂梁在大范围运动下产生的变形进行离散,转入步骤4;
步骤4、运用虚功原理和第二类Lagrange方程推导出刚-柔耦合动力学方程,转入步骤5;
步骤5、输出柔性悬臂梁端点变形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
所述步骤1中,含压电材料中心刚体-柔性悬臂梁系统中,中心刚体为圆盘,半径为R;柔性悬臂梁长l、宽b、厚度h、密度ρ0、弹性模量E0;压电材料的长l、宽b、密度ρ1、弹性模量E1,压电材料包含两个压电层,在柔性悬臂梁旋转方向两面各复合一层压电层,压电层厚度均为hp,两个压电层的横截面与柔性悬臂梁的中轴线垂直,不计横截面转动惯量与剪切效应;
步骤2中,首先进行基础的柔性悬臂梁建模,转动惯量为Jh的中心刚体绕O0Z0轴旋转,在其侧边固定一根柔性悬臂梁,O0X0Y0Z0为惯性坐标系,输入力矩τ;在中心刚体与柔性悬臂梁连接处建立浮动坐标系O1X1Y1,并以柔性悬臂梁的中轴线为O0X0轴;O1X1轴与O0X0轴夹角为θ,点P及点C是柔性悬臂梁上任意一点P0及其对应中轴线的点C0变形移动后的位置;
柔性悬臂梁上点P变形后的矢径r在惯性坐标系O0X0Y0Z0中表示为
r=Θ(rR+r0+u) (1)
这里,浮动坐标系O1X1Y1与惯性坐标系O0X0Y0Z0的联系的建立采用方向余弦矩阵,即式中的Θ,表示为
其中,rR是中心刚体质心O0到参考基原点O1的矢径,它在惯性坐标系内表示为[R 0]T;P0在惯性坐标系中的矢径是r0,其坐标表示为[x y]T;点P0在惯性坐标系中的变形矢量是u,其坐标分量表示为[u v]T,即
式中,u1是柔性悬臂梁中轴线上点C0的轴向变形位移,u2是径向变形位移;其中有一项特殊变形量,即二次非线性耦合变形量,其指的是柔性悬臂梁在形变过程中径向变形引起轴向缩短;以往的模型在建模过程中没有考虑此项,即零次近似耦合模型,零次近似耦合模型仅仅适用于低速或静止的结构力学研究;二次耦合项的推导过程如下:
在柔性悬臂梁中轴线上选取一段微元M0N0,微元的两个端点在浮动坐标系O1X1Y1中的坐标为M0(ξ,0)和N0(ξ+dξ,0);微元变形后写成MN,其长度ds为
式中,
微元长度
不考虑δ三次以上的项,对上式二项式展开得到
积分得
微元构成的弧长
柔性悬臂梁的轴向形变量w1为实际变形量,于是得
令于是得到最终变形场表达式
其中wc即为二次耦合项;
两个压电层的物理模型与变形场的建立由柔性悬臂梁推得:
式中,up1为一个压电层中轴线上任一点p1在惯性坐标系中的变形矢量,up2为另一个压电层中轴线上任意一点p2在惯性坐标系中的变形量,hp为压电层的厚度;
所述步骤3中,采用假设模态法对变形场进行离散,对于柔性悬臂梁的轴向变形w1(x,t)和径向变形u2(x,t)采用假设模态法描述为
式中,Φx(x)为柔性悬臂梁的轴向振动的模态函数行向量,Φy(x)为柔性悬臂梁的横向振动的模态函数行向量,A(t)为柔性悬臂梁轴向振动的模态坐标列向量,B(t)为柔性悬臂梁横向振动的模态坐标列向量,各变量表示为:
其中,φxi(x)为柔性悬臂梁的轴向振动模态函数:
φyi(x)为柔性悬臂梁的横向振动模态函数:
φyi(x)=(cosβix-chβix)+γi(sinβix-shβix),i=1,2,…,K (16)
其中
有
上式中H(x)∈RK×K为耦合形函数,表示为
式中Φ′y表示Φy(ξ)对ξ求一阶导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7439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