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株的筛选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70268.2 | 申请日: | 2019-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627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张碧军;王科;王成;汪丽佳;王伟;杨孟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民安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16 | 分类号: | C12N1/16;C12N1/02;C12R1/84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联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89 | 代理人: | 姚宇吉 |
地址: | 311200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筛选 菌株 好氧反硝化菌株 纯菌 硝化 异养 硝酸盐 筛选培养基 总氮去除率 保藏 毕赤酵母 富集培养 净化效率 脱氮效果 纯菌种 氯化铵 氮源 放入 复筛 脱氮 淤泥 废水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株的筛选方法,包括如下过程:取淤泥,放入筛选培养基中筛选纯化后,得到初步样品;将初步样品先进行富集培养,再进行初筛选得到纯菌,该菌株为杰丁毕赤酵母Pichia jadinii MA1,保藏号为CCTCC M 2018289;本发明采用先富集培养再筛选的方法,能够大大提高菌株脱氮的能力,提高废水的净化效率和效果,在以氯化铵为唯一氮源的情况下,100mg/L的起始硝酸盐在24h内总氮去除率达到66.9%以上;采用初筛选方法,选出纯菌后,再通过复筛的方法,选出纯菌种中,脱氮效果最好的,从而得到最优菌株。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领域,特别是一种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株的筛选方法。
背景技术
在人类活动下,我国湖泊水库等水资源均存在着污染问题,甚至于有一些不能作为供水资源。今年来的报道显示,全国地表水污染严重,且均不同程度地受到氮化物的污染。这些氮素污染物是造成湖泊水库水资源污染和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水体去除氮元素对净化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脱氮工艺如化学法和物理化学法,虽然可以较好的处理废水,但存在着若干缺陷,如造成二次污染、成本较高等。而生物降解法被认为是污水处理领域非常重要的过程。传统生物脱氮,虽然简单易行,但硝化自养菌却通常生长缓慢,适应环境能力差。对此,现代新型的生物脱氮技术和脱氮微生物为焦化废水的脱氮治理提供了新的选择。异养硝化菌氮源广泛,通常有机氮和无机氮都可以利用;生长迅速,环境适应能力强,反硝化作用不再仅仅局限于厌氧环境下,在有氧条件下也可以进行,这样以来,使得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在同一环境同时进行成为了可能,大大提高脱氮效果,同时降低经济成本。
在现有的生物脱氮废水处理工艺中,大多发现脱氮细菌去除氨氮,但是细菌由于沉淀性较差容易流失,因而反应时间长,脱氮效率低;而真菌的菌丝有着良好的沉淀性能,容易滞留在反应器中,减少了菌体的流失,从而提高其脱氮效率。另外,在发酵过程中,某些丝状真菌会自然形成一种微生物颗粒,就是俗称的菌丝球。菌丝球有着诸多细菌所不具有的生物学特性,如良好的生物活性、较快的沉降速度、容易固液分离等优点。
针对现有传统技术的缺点,市场需要一种去除氨氮的真菌菌剂制备方法,本发明解决这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株的筛选方法,具有同步好氧硝化、反硝化、脱氮的性能;采用先富集培养再筛选Pichiajadinii MA1菌株的方法,能够大大提高菌株脱氮的能力,提高废水的净化效率和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株的筛选方法,包括如下过程:
富集培养,
取淤泥样品,放入富集培养基中,25-35℃、120-180r/min摇床充分振荡培养8-12h,得到菌悬液,再取菌悬液放入富集培养基进行再次富集培养,25-35℃、120-180r/min振荡培养8-12h;
菌株初筛选,
取富集后的种子液,加入到筛选培养基中,进行25-35℃、120-180r/min振荡培养12-48h 的训化,
将训化后的培养基菌液在固体筛选培养基上进行涂布分离,在25℃-35℃的培养箱中培养,
挑取培养基上的菌落在新的筛选培养基上进行点板,在25℃-35℃的培养箱中培养,
将点板后长出的菌落,在新的筛选培养基上划线分离,同时对点板后的固体平板上长出的菌落分别滴纳氏试剂,并观察每个菌落形成的透明圈大小,做好标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民安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民安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702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