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对中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167743.0 | 申请日: | 2019-03-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735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 发明(设计)人: | 蓬行建;施森;姚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银河同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K15/16 | 分类号: | H02K15/16 |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吴芳 |
| 地址: | 215634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装置 | ||
1.一种自动对中装置,用于对中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夹紧组件、设置在所述夹紧组件上的两个杆件(2)、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夹紧组件下部的两个移动组件(3),两个移动组件(3)的运动方向相反;所述第一壳体(5)设置在第二壳体(6)上;
所述夹紧组件包括主体板(1),两个杆件(2)设置在所述主体板(1)的同一侧,且两个杆件(2)之间保持预设的距离,所述杆件(2)与所述主体板(1)转动连接,在所述杆件(2)发生转动时所述移动组件(3)能够沿着所述主体板(1)移动,进而推动第一壳体(5)移动,直至所述第一壳体(5)的轴心与第二壳体(6)的轴心同轴;
所述杆件(2)包括第一杆(21)和第二杆(22),所述第一杆(21)设置在所述主体板(1)上,所述第二杆(2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杆(2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杆(21)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二端部能够推动所述移动组件(3)移动;
所述移动组件(3)包括移动件(31)以及与所述移动件(31)连接的固定座(32),所述固定座(32)内设置有容置所述第一杆(21)的第二端部的导向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板(1)的中心位置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用于容置第一壳体(5);所述夹紧组件还包括定位箍(4),所述定位箍(4)固定设置在所述主体板(1)的下方,所述定位箍(4)用于定位第一壳体(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件(31)上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开口朝向所述第二壳体(6),所述第一壳体(5)一端的部分和第二壳体(6)一端的部分均容置在第一凹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杆(22)的端部设置有加重块(7),所述加重块(7)通过第二紧固件与所述第二杆(22)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件(2)与所述主体板(1)通过第一紧固件连接,所述主体板(1)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紧固件连接的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用于限制第一紧固件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板(1)的下部设置有第二限位件(8),所述移动组件(3)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限位件(8)内。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箍(4)上设置有开孔,所述开孔的形状与所述第一壳体(5)的外轮廓的形状相对应,所述开孔与通孔相连通。
8.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自动对中装置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先将第一壳体(5)设置在第二壳体(6)上,再将自动对中装置套设在第一壳体(5)上;
S2、同时对两个杆件(2)施加压力,使得移动组件推动第一壳体(5)做直线运动,直至所述第一壳体(5)的轴心与第二壳体(6)的轴心同轴;
S3、待第一壳体(5)的轴心与第二壳体(6)的轴心同轴后,将第一壳体(5)和第二壳体(6)轴向压合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银河同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银河同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6774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机定子绝缘滴漆方法
- 下一篇:横向感应力驱动偏转三自由度电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