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备胎升降器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162975.7 | 申请日: | 2019-03-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748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 发明(设计)人: | 张俊华;马五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俊华 |
| 主分类号: | B62D43/00 | 分类号: | B62D4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李兴林 |
| 地址: | 062550 河北省沧***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支耳 大孔 壳体 小孔 备胎升降器 偏心轴 大轮 垫板 小轮 一端连接 开口销 备胎 吊架 卷绳 啮合 可拆卸连接 同轴心设置 壳体基板 连接销轴 偏心轴孔 平行设置 汽车配件 尾部外圆 穿出端 插装 成对 放入 磨损 报废 垂直 穿过 | ||
1.一种备胎升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偏心轴(1)、小轮(2)、壳体(3)、大轮(4)、开口销(6)、连接销轴(31)、小孔垫板(33)、大孔垫板(34)、卷绳(9)和备胎吊架(10),所述小轮(2)和大轮(4)啮合成对放入所述壳体(3)的两个支耳之间,所述偏心轴(1)从一端依次穿过所述壳体(3)的一侧支耳的孔、小轮(2)、大轮(4)和所述壳体(3)的另一侧支耳的孔,并且所述偏心轴(1)的穿出端使用所述开口销(6)定位,所述卷绳(9)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大轮(4)的尾部外圆面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备胎吊架(10)上;
所述壳体(3)包括壳体基板、大孔支耳(3a)和小孔支耳(3b),所述大孔支耳(3a)和小孔支耳(3b)平行设置且均垂直连接在所述壳体基板上,大孔支耳(3a)和小孔支耳(3b)上用于插装所述偏心轴(1)的大孔和小孔同轴心设置;所述小孔垫板(33)和大孔垫板(34)均为带凸缘的圆孔板,所述小孔垫板(33)的小孔垫板凸缘(33a)嵌入所述小孔支耳(3b)的小孔内并可拆卸连接到所述小孔支耳(3b)的外侧,所述大孔垫板(34)的大孔垫板凸缘(34a)嵌入所述大孔支耳(3a)的大孔内并可拆卸连接到所述大孔支耳(3a)的外侧;
所述大孔支耳(3a)和小孔支耳(3b)的上部还分别设置有一圆通孔,所述连接销轴(31)插入两个所述圆通孔后焊接在所述壳体(3)上,所述小轮(2)的凹口(2a)卡接在所述连接销轴(31)的外圆面上;所述壳体(3)为整板切割外形后冲压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备胎升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孔垫板(33)和大孔垫板(34)分别通过沉头螺栓连接在小孔支耳(3b)和大孔支耳(3a)的外侧,所述小孔支耳(3b)和大孔支耳(3a)的内侧设置有穿过螺栓的沉头过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备胎升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孔支耳(3a)和小孔支耳(3b)的根部对称设置有凹槽(3c)。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备胎升降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顶盖(11),所述顶盖(11)为工程塑料顶盖,所述顶盖(11)安装在所述壳体(3)的外侧,所述顶盖(11)的限位凸起(11a)卡入所述壳体(3)的凹槽(3c)内定位锁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备胎升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的壳体基板底面上点焊连接有增强底板(32),所述增强底板(32)的两侧的第一支筋(32a)和第二支筋(32b)分别卡接在所述大孔支耳(3a)和小孔支耳(3b)的根部外侧面上,所述增强底板(32)上设置有与所述壳体基板上相对应的各个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备胎升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绳(9)为轻质绳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备胎升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轮(4)侧面上的绳带固定轴(4b)的外侧设置有圆弧挡片(4a),所述圆弧挡片(4a)的内侧安装有隔套(7),所述卷绳(9)的一端设有绳套,所述绳套套接在所述绳带固定轴(4b)上。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备胎升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的壳体基板和所述增强底板(32)上设置有通过所述卷绳(9)的方孔,所述方孔上安装有耐磨套(8)。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备胎升降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平垫片(5),所述平垫片(5)安装在所述偏心轴(1)的小端,并且通过所述开口销(6)贯穿连接在所述偏心轴(1)的小端通孔内对所述平垫片(5)进行轴向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俊华,未经张俊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6297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仿生非光滑低阻形态表面贴膜
- 下一篇:一种牵引式单驱双向AGV及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