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被动与主动结合式建筑节能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161521.8 | 申请日: | 2019-03-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551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 发明(设计)人: | 赖涵宜 | 申请(专利权)人: | 赖涵宜 |
| 主分类号: | F24D15/00 | 分类号: | F24D15/00;F24D19/00;F28D20/02;E04B1/343 |
| 代理公司: | 32344 苏州拓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童强 |
| 地址: | 350001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鼓***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相变蓄热 通风 蓄热 取暖 建筑节能 结合式 舒适性 换热 抗震性 保温效果 并联布置 换热性能 通风散热 组件结构 持续性 出气管 进气管 前玻璃 散热 弹簧 拆卸 柔和 室内 保证 玻璃 交换 | ||
1.被动与主动结合式建筑节能装置,包括前玻璃房组件(1)、太阳能循环热水器(3)、相变蓄热组件(5)、通风取暖组件和通风泵(2),其中,所述前玻璃房组件(1)可拆卸的安装设置在建筑的向阳面;所述太阳能循环热水器(3)安装设置在所述建筑的顶部,所述相变蓄热组件置于建筑的墙体内或者墙体内侧,且所述相变蓄热组件的外部还设置有保温板,所述太阳能循环热水器(3)通过热水管(18)与换热管(17)循环连通,且所述换热管(17)设置在所述相变蓄热组件(5)内,以便为所述相变蓄热组件(5)进行存储热量;其特征在于,
所述相变蓄热组件(5)的顶部和底部设置有单向透气孔(8),所述单向透气孔(8)内设置有单向透气阀(9),所述单向透气阀(9)使得所述单向透气孔(8)只允许进入气体;
所述通风取暖组件包括多个并联布置的取暖单元,每个所述取暖单元均包括进气管(11)、吸气混气构件(12)、吸气管(10)和出气管(13),其中,各个取暖单元的所述进气管(11)均与所述通风泵(2)并联连接,所述进气管的端部连接所述吸气混气构件(12),所述吸气混气构件(12)上还连接有吸气管(10)和出气管(13),其中,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13)均连接于建筑室内,所述吸气管(10)的端部伸入所述相变蓄热组件内部;
所述吸气混气构件(12)的结构构设为使得吸气管(10)的气流流向所述吸气混气构件(12)内,且使得所述气流经过所述出气管(13)流出;
所述吸气混气构件(12)包括短锥形喇叭段(121)、长锥形喇叭段(124)、中间细管(123)和连接细管(122),其中,所述短锥形喇叭段(121)的圆锥形大端与所述进气管(11)连通,所述短锥形喇叭段(121)的圆锥小端通过所述中间细管与所述长锥形喇叭段(124)的小圆锥端连通,所述长锥形喇叭段的大圆锥端连接至出气管(13),所述中间细管上还连接所述连接细管(122),所述连接细管连接至吸气孔,所述短锥形喇叭段(121)的内腔为短圆锥形结构,所述长锥形喇叭段(124)的内腔为长圆锥形结构,通过所述短圆锥形结构内腔和长圆锥形结构内腔,使得所述连接细管(122)形成吸附负压,实现对相变蓄热材料内空气的吸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被动与主动结合式建筑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蓄热组件包括多个上下嵌入连接在一起的相变蓄热单元(4),每个所述相变蓄热单元(4)均包括安装壳座(7)、内保温填充体(6)、密封隔座(19)和支撑隔板,其中,所述安装座壳(7)内设置有多个间隔布置的密封隔座(19)和支撑隔板,所述密封隔座的区域内填充设置有相变材料,所述相变材料内部设置有孔隙,所述支撑隔板与所述密封隔座的外壁之间填充设置有内保温填充体(6),各个相变蓄热单元(4)相互隔开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被动与主动结合式建筑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管(10)的前端设置有多孔滤板(14),所述多孔滤板(14)伸入所述相变材料内,所述多孔滤板(14)允许吸入气体而能够对相变材料进行隔开过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被动与主动结合式建筑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细管和进气管(11)上均设置有单向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被动与主动结合式建筑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蓄热器内的换热管为螺旋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被动与主动结合式建筑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玻璃房组件(1)包括多个一体设置的框架,所述框架包括多个框架单元(20),所述框架单元(20)内采用多个连接结构与玻璃窗(23)可拆卸的连接,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固定座组件(21)和锁紧件(22),所述固定座组件(21)一体固定在所述玻璃窗(23)上,所述框架单元上设置有锁紧件(22),所述锁紧件(22)实现将固定座组件(21)锁紧在框架单元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赖涵宜,未经赖涵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6152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暖器装置
- 下一篇:被动与主动结合式建筑节能辅助控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