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快换装置、电动汽车及快换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160617.2 | 申请日: | 2019-03-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013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 发明(设计)人: | 吴东升;王海林;高文龙;朱惠;王文涛;张志强;王志海;杨全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智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K1/04 | 分类号: | B60K1/04;B60L53/80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贾允 |
| 地址: | 311225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电池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快换装置,包括固定板、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固定板上设有穿孔、第一轨道和与第一轨道连通的第二轨道;第一滑块设置在第一轨道内,第一滑块能在第一轨道内滑动,第二滑块设置在第二轨道内,第二滑块能在第二轨道内滑动;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通过连杆连接,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联动运动;穿孔用于与车身纵梁配合块连接;还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还公开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快换方法;本发明采用纯机械运动机构,利用滑块运动实现机构的固定、锁止,锁止效果好;与车身采用过盈配合,方便维修,且快换装置的动力部分位于换电托盘上,车身连接设备简单,整体轻量化效果好;安装操作简单、快速,拆卸方便,牢固性更高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电池更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快换装置、电动汽车及快换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面对传统能源日益供需失衡、全球气候日益变暖的严峻形势,各国纷纷加大对新能源和新能源技术开发与应用的力度。电动汽车作为一种新能源交通工具,具有噪声低、能源利用率高、无移动废气排放等特点,成为我国重点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能源供给模式是电动车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决定了该产业的发展命脉。电动汽车能源供给方式主要是快充和慢充两种方式。快充是将直流电直接存储到电池内,这种充电方式对电池的要求非常高,直流电的功率很大,长时间或者频繁快充会导致电池组温度升高,电池衰减会快一些。慢充是通过车载充电机把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再储存到电池内,时间上会慢很多,两种方式都有各自的缺点。
2011年,国家电网提出了“换电为主、插充为辅、集中充电、统一配送”的商业模式,成为行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在“换电为主”的商业模式下,各相关行业提出了不同形式的换电模式,其核心仍然是换电站和可拆卸电池包。可拆卸机构其可靠稳定性相对较低,电池包与汽车的连接方式为了满足快速换电、拆装便利性的功能,这对车辆的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有很大的影响。目前主流换电类型为侧抽换电和底盘换电。两者相比,底盘换电成本更低,各项性能更好。难点在于底盘换电对连接机构的要求很高,要具有快换锁止功能。现有快换机构的锁止装置主要分为电子电器类和纯机械类。纯机械类装置成本更低、连接更加可靠,为行业主流应用方案。
目前,市场上的电动汽车快速换电系统主要有利用电机驱动锁止,机械运动锁止,但大多数存在机构复杂、锁止可靠性差、无隙锁止无法实现等问题,商业应用难度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针对以上问题点,本发明公开的电动汽车电池快换装置,采用纯机械运动机构,利用滑块运动实现机构的固定、锁止,锁止效果好,更换成本低且省时省力;公开的电动汽车电池快换方法,安装操作简单、快速,拆卸方便,牢固性更高,成本更低。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快换装置,包括固定板、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固定板上设有穿孔、第一轨道和与所述第一轨道连通的第二轨道;
所述第一滑块设置在所述第一轨道内,所述第一滑块能在所述第一轨道内滑动,所述第二滑块设置在所述第二轨道内,所述第二滑块能在所述第二轨道内滑动;
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二滑块通过连杆连接,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二滑块联动运动;
所述穿孔用于与车身纵梁配合块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滑块上远离所述第一滑块一侧设有开槽,所述开槽内设有弹性件和斜锲块,所述弹性件一端与所述开槽的槽底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斜锲块连接,所述弹性件和所述斜锲块能在所述开槽内滑动;
所述第二滑块靠近所述第一滑块的一端设有斜切面。
更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轨道连通的导槽,所述导槽的槽口与所述斜锲块靠近所述槽口的一端卡接;
所述斜锲块位于所述导槽内的部分能在所述导槽内滑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智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智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606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动力电池承载框架、汽车以及方法
- 下一篇:电池包快换锁止装置及车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