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循环往复式双刷绳汽车雨刷器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160541.3 | 申请日: | 2019-03-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784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 发明(设计)人: | 石沛林;张亮;周龙辉;蒋军锡;曹军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0S1/04 | 分类号: | B60S1/04;B60S1/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淄博***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转球 收绳器 刷绳 传送带 控制模块 齿轮 汽车雨刷器 固定架 循环往复式 电连接 卡槽 车窗 活动连接有 齿轮驱动 电机连接 汽车玻璃 全面清洁 右上角 右下角 车体 卡接 收存 下角 电机 | ||
本发明设计一种循环往复式双刷绳汽车雨刷器,包括第一刷绳、第二刷绳、转球、转球固定架、第一收绳器、第二收绳器、传送带、第一至第四齿轮、电机以及控制模块,车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球固定架,车窗固定架上活动连接有转球,转球内部设有两个收绳器卡槽,第一收绳器卡接于转球内部收绳器卡槽,第一刷绳收存于第一收绳器,第一、二刷绳一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传送带右边、左边最低点,传送带由四个齿轮驱动,第一齿轮设于传送带右下角,第一齿轮与电机连接,且与控制模块电连接,第二、三、四齿轮分别设于传送带右上角、左上角、左下角,转球与控制模块连接,控制模块与车体内的控制开关电连接。上述汽车雨刷器结构简单,可全面清洁汽车玻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循环往复式双刷绳汽车雨刷器。
背景技术
雨刷器使安装在车窗上的重要零件,其主要作用是扫除车窗玻璃上妨碍视线的雨雪和尘土。所以,它是汽车上必不可少的零部件。
汽车雨刷器存在的意义就是清洗车窗玻璃,使车内人员视线清晰,保证行车安全,但是常规的雨刷器所能清洗的车窗面积有限,无法使整面车窗充分清洗。
发明内容
基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循环往复式双刷绳汽车雨刷器,主要解决了现有雨刷器无法全面清洗汽车车窗的问题,该循环往复式双刷绳汽车雨刷器设计新颖,结构合理。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循环往复式双刷绳汽车雨刷器,包括第一刷绳、第二刷绳、转球、转球固定架、第一收绳器、第二收绳器、传送带、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四齿轮、电机以及控制模块,车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球固定架,车窗固定架上活动连接有转球,转球内部设有两个收绳器卡槽,第一收绳器卡接于转球内部收绳器卡槽,第一刷绳收存于第一收绳器,第一刷绳一端固定连接于传送带右边最低点,第二收绳器卡接于转球内部收绳器卡槽,第二刷绳收存于第二收绳器,第二刷绳一端固定连接于传送带左边最低点,传送带采用环形结构,传送带围绕玻璃右边、上边和左边呈顺时针运动,传送带由四个齿轮驱动,第一齿轮位于设于传送带右下角,第一齿轮与电机连接,且与控制模块电连接,第二齿轮位于设于传送带右上角,第三齿轮位于设于传送带左上角,第四齿轮位于设于传送带左下角,转球与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活动连接处采用滚珠式连接结构,所述固定连接处采用铆接焊接,控制模块与车体内的控制开关电连接。
所述收绳器与刷绳等雨刷器零件共有两组,两组雨刷器零件均相同。
所述刷绳表面附有柔软刷毛。
所述第一刷绳与第二刷绳绕转球做相向运动,且互不干涉。
所述转球固定架位于车窗底部的中间位置,所述转球表面距离车窗表面的最小距离小于刷绳的直径,所述转球可在转球固定架上做旋转运动。
所述收绳器内部收存一定长度的刷绳,所述第一收绳器卡接与转球内部靠近车窗的收绳器卡槽内,所述第一刷绳一端从转球接近车窗表面的孔伸出与传送带右边最低点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收绳器卡接与转球内部远离车窗的收绳器卡槽内,所述第二刷绳一端从转球距离车窗表面最远的孔伸出与传送带左边最低点固定连接。
所述传送带采用环形结构,所述传送带围绕玻璃右边、上边和左边呈“冂”形做顺时针运动,所述传送带下部与玻璃表面位于同一平面,所述传送带上部高于玻璃表面。
所述控制模块控制电机的转动速度和控制转球的转动,所述传送带每运动半个行程,所述转球从左到右转动半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取上述技术方案,该循环式双刷绳汽车雨刷器设计新颖,结构合理,利用表面附有柔软刷毛的刷绳全面清洗车窗,利用收绳器改变刷绳长度,利用传送带带动刷绳运动,实现了车窗的全面清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循环往复式双刷绳汽车雨刷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理工大学,未经山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605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身份识别的智能互动车载系统
- 下一篇:一种雨刮控制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