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组热管理系统和电动汽车的热管理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152153.0 | 申请日: | 2019-0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282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 发明(设计)人: | 李艳茹;吴兴远;李国伟;张伟;但志敏;左希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15;H01M10/625;H01M10/635;H01M10/6554;H01M10/6567;H01M10/66;H01M10/663;B60L58/26;B60L58/27;B60H1/00;B60K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彭琼 |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组 管理 系统 电动汽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组热管理系统和电动汽车的热管理系统。该电池组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组热管理装置、处理器以及与电池组热管理装置连接的电磁阀网络;其中,电磁阀网络的外部端口与外部冷却系统连接;处理器用于控制电磁阀网络中电磁阀的工作状态,以使电池组热管理装置利用外部冷却系统产生的热量加热电池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能够提高能量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组热管理系统和电动汽车的热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智能化和电动化是智能交通领域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尤其是在电动化领域,随着材料和技术的进步,电池组的能量密度越来越高,交通工具也在使用各个类型的电池组作为能量来源。相较于传统交通工具主要使用化石燃料作为能量来源,现代交通工具中越来越多的使用以锂电池为代表的电池组作为能量来源。
在纯电动汽车中,热管理系统主要分为三大部分,即乘客舱的热管理、电池组的热管理和电机及其驱动系统的热管理。由于这三部分对于温度的需求不同,因此目前这三部分普遍都是各自独立的,集成度较低,造成热量浪费严重,能量利用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组热管理系统和电动汽车的热管理系统,提高了能量利用率。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池组热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
电池组热管理装置、处理器以及与电池组热管理装置连接的电磁阀网络;
其中,电磁阀网络的外部端口与外部冷却系统连接;
处理器用于控制电磁阀网络中电磁阀的工作状态,以使电池组热管理装置利用外部冷却系统产生的热量加热电池组。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的热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外部冷却系统以及如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组热管理系统。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控制电磁阀网络的工作状态,从而实现外部冷却系统和电池组热管理系统的连通,以使电池热管理系统利用外部冷却系统产生的余热对电池组加热,降低了热量的浪费,提高了能量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组热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组热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动汽车的热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被配置为解释本发明,并不被配置为限定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发明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发明更好的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521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