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惯容的多功能辅助行走外骨骼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41978.2 | 申请日: | 2019-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206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强;刘恒志;张海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H3/00 | 分类号: | A61H3/00;B25J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朱显国 |
地址: | 21009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球铰 辅助行走 转动连接 外骨骼 限位板 小腿杆 底板顶面 底端 斜杆 底板 减振功能 减振性能 两两一组 阻尼减振 传统的 前脚掌 滑动 弹簧 杆身 两组 向后 小腿 紧贴 转动 脚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惯容的多功能辅助行走外骨骼,包括底板、限位板、四个球铰、两根斜杆和两根小腿杆,四个球铰呈四边形分布在底板顶面,限位板固定在底板顶面,位于脚跟处,在行走时起限制脚向后滑动,四个球铰两两一组分为两组,第一组位于前脚掌两侧,第二组位于限位板的前方,两根小腿杆紧贴小腿两侧,其底端与分别与第二组球铰转动连接,两根斜杆底端分别与第一组球铰转动连接,顶端分别与两根小腿杆杆身通过转动副转动连接。本发明解决了现有辅助行走外骨骼没有减振功能,或仅采用传统的弹簧‑阻尼减振机构导致减振性能较弱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外骨骼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含惯容的多功能辅助行走外骨骼。
背景技术
惯容具有两个可自由地相对运动的端点,当一对力作用于两个端点时,两个端点的相对加速度与力成一定比例,该比例值为常数,称为惯性。惯容的主要特点包括:具有两个独立、自由运动的端点;具有较小的质量和独立的惯性;不需要附加任何端点在惯性参考系上;具有有限线性行程,并且服从于整体尺寸的合理约束。
惯容的主要功能包括振动吸收、悬架设计、代替质量等,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在运输业领域,惯容可以用于飞机起落架的减振,可以用在火车、汽车等各种车辆的悬架系统中提升悬架性能,从而改善乘坐舒适性、轮胎抓地力、车辆可操控性等各种性能指标。在建筑工程领域,惯容可以用于多层建筑结构的减振,有效提高建筑的抗地震能力。
惯容概念提出至今,已经出现了多种结构形式的惯容装置,根据惯容实现形式的不同,惯容可以分为机械惯容和流体惯容两大类。惯容可以通过几种不同的方法实现,例如滚珠丝杠式惯容、扭转式惯容、液压活塞式惯容、液压泵式惯容、螺旋式液体惯容等。
辅助行走外骨骼技术可以使腿部有残疾的人获得行动能力、帮助患有腿部疾病或腿部受伤的病人进行康复治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惯容的多功能辅助行走外骨骼,解决了现有辅助行走外骨骼没有减振功能,或仅采用传统的弹簧-阻尼减振机构导致减振性能较弱的问题。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含惯容的多功能辅助行走外骨骼,包括底板、限位板、四个球铰、两根斜杆和两根小腿杆,四个球铰呈四边形分布在底板顶面,限位板固定在底板顶面,位于脚跟处,在行走时起限制脚向后滑动,四个球铰两两一组分为两组,第一组位于前脚掌两侧,第二组位于限位板的前方,两根小腿杆紧贴小腿两侧,其底端与分别与第二组球铰转动连接,两根斜杆底端分别与第一组球铰转动连接,顶端分别与两根小腿杆杆身通过转动副转动连接。
斜杆包括第一作动筒和第一减振机构,第一作动筒的下端与第一减振机构的上端固连。
小腿杆包括第二作动筒和第二减振机构,第二作动筒的下端与第二减振机构的上端固连。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在于:(1)利用惯容可以有效提高机械结构减振性能的特性,提升辅助行走外骨骼的减振性能。
(2)通过减振机构、作动筒使辅助行走外骨骼同时具有减振、调节功能,增强辅助行走外骨骼的实用性,使其可适用于更广泛的应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发明所述的含惯容的辅助行走外骨骼的三维图。
图2 为图1的前视图。
图3 为图1的俯视图。
图4 为图1的斜杆的三维图,其中减振机构采用实施例1。
图5 为图1的小腿杆的三维图,其中减振机构采用实施例1。
图6 为图1的减振机构的实施例2图。
图7 为图1的减振机构的实施例3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419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