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溪荪组培苗60Co-γ射线辐射诱变育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40598.7 | 申请日: | 2019-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198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曲彦婷;韩辉;张天姝;熊燕;张兴;斯琴图雅;陈菲;李黎;唐焕伟;张洪运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与生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H1/08 | 分类号: | A01H1/08;A01H4/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4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培苗 溪荪 射线辐射 初选 辐射剂量 诱变育种 突变体 辐射诱变育种 继代增殖培养 突变体筛选 新品种选育 扦插繁殖 人工选择 生根培养 突变体组 遗传变异 遗传基础 诱变处理 育种周期 种质资源 组培繁殖 驯化 诱变 种苗 射线 移栽 田间 观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溪荪组培苗60Co‑γ射线辐射诱变育种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组培苗的选择;2)60Co‑γ射线辐射处理;3)组培苗突变体初选;4)初选突变体继代增殖培养;5)初选突变体组培苗的生根培养;6)驯化移栽;7)田间种苗突变体筛选;8)扦插繁殖、组培繁殖和人工选择;本发明以溪荪组培苗为材料,利用60Co‑γ射线进行诱变处理,观察不同辐射剂量对溪荪组培苗的诱变效应,确定适宜辐射剂量,建立溪荪组培苗60Co‑γ射线辐射诱变育种技术,此方法可创造丰富的遗传变异,有效缩短溪荪的育种周期,为新品种选育提供一套简便、高效的方法,拓宽溪荪种质资源的遗传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溪荪组培苗60Co-γ射线辐射诱变育种方法。
背景技术
溪荪(Iris sanguinea)属鸢尾科鸢尾属多年生草本花卉,花蓝紫色、白色,外花被片基部有黑褐色的网状及黄色斑纹,无附属物,在湿地及干旱地均能生长良好,有较强的抗病、抗寒及耐湿能力,溪荪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是园林湿地造景及创造自然野趣的优良材料。我国鸢尾属植物育种工作进展缓慢,研究溪荪育种技术,对丰富鸢尾属植物种质资源、开发利用湿地植物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辐射诱变主要是通过一定剂量的射线辐射处理材料,从而使材料产生突变,诱发变异,经筛选、测定、选择,最终从变异材料中选育出对科研或生产上有利用价值的新品种育种过程。利用辐射诱变技术进行新品种选育是目前育种领域较为常用且效率较高的技术。γ射线是辐射诱变射线中的一种,在育种工作中辐射条件易于控制且效果显著。其辐射源为60Co,是一种中性射线,穿透能力较强,辐射剂量相对均匀且一次能够处理大量的材料,是辐射育种工作的首选;近年来,国内外在辐射诱变领域不断尝试新技术,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观赏植物的种子、茎段、扦插苗、盆栽苗、组培苗等都可以作为辐射材料,辐射诱变不仅在辐射效应的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新品种选育方面也有广泛的应用;
目前已经开展观赏植物菊花、玉簪、月季等组培苗60Co-γ射线辐射诱变育种方法及半致死剂量的相关研究,如菊花组培苗半致死剂量为20Gy(李黎,胡金萍.辐射对菊花组培苗生长的影响[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1);紫萼玉簪组培苗半致死剂量为5Gy(李黎,曲彦婷,陈菲.紫萼玉簪组培苗的辐射育种研究[J].林业科技,2014);丰花月季组培苗半致死剂量为50Gy(张兴,唐焕伟,车代弟.丰花月季60Co-γ辐射育种研究及后代变异的初步分析[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0);
鸢尾属植物育种途径单一,目前只有自交和远缘杂交等常规育种技术,尚未见溪荪组培苗用于辐射诱变并产生稳定突变体的相关报道。利用溪荪增殖培养阶段的组培苗辐射诱变出突变体,再选出变异性状稳定的诱变新品种,既可以缩短育种年限,又能选育出具有观赏价值和应用价值的新品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溪荪组培苗60Co-γ射线辐射诱变育种方法,培育优质、抗逆性强、观赏价值高的鸢尾属植物新品种,本方法简便易行,有效缩短了溪荪育种周期,以改善溪荪传统杂交育种周期较长、变异率低的现状。本发明技术方案为一种溪荪组培苗60Co-γ射线辐射诱变育种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组培苗的选择:选择增殖培养阶段长势优良的组培瓶苗作为辐射材料;
2)60Co-γ射线辐射处理:60Co-γ射线辐射处理剂量分别为20Gy、30Gy、40Gy、50Gy,分别对不同组培苗辐射后得到不同剂量辐射处理后组培苗组,记作不同剂量辐射实验组;以未进行60Co-γ射线辐射处理的溪荪组培苗作为对照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与生态研究所,未经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与生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405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喷洒油茶花粉的无人机
- 下一篇:一种草果优良单株的组织培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