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智能手环的营运车辆驾驶员疲劳预警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40551.0 | 申请日: | 2019-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581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陈坚;陈兴辉;张鑫;周佳;秦俪之;刘江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A61B5/00;A61B5/0402;A61B5/0488;A61B5/1455;A61B5/16;A61B5/18 |
代理公司: | 重庆蕴博君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3 | 代理人: | 王玉芝 |
地址: | 40007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警 手环 驾驶员疲劳 等级信息 生理信息 营运车辆 疲劳 驾驶行为 疲劳驾驶 司机疲劳 智能 警示灯 警报 车祸 行驶 监控 概率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对司机疲劳驾驶行为进行监控和预警的基于智能手环的营运车辆驾驶员疲劳预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用户的生理信息;依据用户的生理信息获取用户的疲劳等级信息;依据用户的疲劳等级信息执行预警动作。本发明通过手环对本车驾驶员和通过车外警示灯对道路上行驶的其他车辆驾驶员进行预警,本车驾驶员和其他车辆驾驶员在接收到警报后都可以及时采取相应动作,进一步的减少了由于疲劳驾驶发生车祸的概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智能手环的营运车辆驾驶员疲劳预警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汽车的普及,城市汽车拥有量逐年增长,伴随而来的是道路交通事故频发等严重问题,疲劳驾驶导致的交通事故在其中占据相当大的比重。特别是针对大型营运车辆的客运司机及长途驾驶的货运司机,倘若发生交通事故,所造成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目前基于驾驶员行为特征、车辆行为特征的疲劳驾驶检测技术具有特征提取困难、检测精度不高、易受环境因素影响等问题,导致不能及时准确地为驾驶员反馈信息,现有技术没有解决疲劳驾驶的预警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对司机疲劳驾驶行为进行监控和预警的基于智能手环的营运车辆驾驶员疲劳预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用户的生理信息;
依据用户的生理信息获取用户的疲劳等级信息;
依据用户的疲劳等级信息执行预警动作。
进一步的,
所述获取获取用户的生理信息包括,
获取用户心率Rh、ECG的R波幅度Rm、EMG指标的肌电积分ω1、肌电均方根ω2、SPO2的均值λ以及SPO2的方差γ。
进一步的,
所述SPO2的均值λ、SPO2的方差γ、肌电均方根ω2采用以下公式获取,
式中,mi为肌电值,Ri为血氧值,N为采集样本总个数。
进一步的,
所述依据用户的生理信息获取用户的疲劳等级包括,
构建车辆驾驶员疲劳程度模型,
Z=0.3815y1+0.2507y2+0.1888y3+0.1065y4;
式中,Z为疲劳等级量化值;
进一步的,
所述构建车辆驾驶员疲劳程度评价模型包括以下步骤,
数据标准化;
计算关系数矩阵;
计算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选取主成分;
以主成分的贡献率为权重,构建车辆驾驶员疲劳程度评价模型。
进一步的,
所述获取用户的生理信息包括,
采用驾驶员佩戴的智能手环获取用户的生理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交通大学,未经重庆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405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