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汽车智能防漏液冷却管路快插接头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136499.1 | 申请日: | 2019-0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680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 发明(设计)人: | 席久恒;高晓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顾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L37/107 | 分类号: | F16L37/107;F17D5/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智能 防漏 冷却 管路 接头 | ||
1.一种新能源汽车智能防漏液冷却管路快插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旋拧壳体(1)、接管壳体(2)、三个弹性卡套(3)、应力片(4)和公头(8);所述的公头一端穿过旋拧壳体(1)安装在所述的接管壳体(2)内; 每个弹性卡套(3)包括主体部分,所述主体部分的内壁为圆弧面,主体部分的一端设带有第一立柱(17)的弹塑性弹片,另一端设留有圆孔的第二立柱(21);三个弹性卡套(3)的主体部分的圆弧面通过所述的弹塑性弹片的弹力作用紧贴公头圆柱面,且三个弹性卡套(3)沿公头圆柱面圆周方向依次排列;所述第一立柱(17)的两端分别插装在所述的旋拧壳体、接管壳体上,且两者之间设有旋转自由度;所述第二立柱(21)的圆孔与接管壳体(2)上的第三立柱配合;所述弹性卡套(3)主体部分的上端面与公头的内端面卡接实现轴向固定;在所述主体部分的外侧壁设有长方形凹槽(26),避免所述弹性卡套的弹塑性弹片变形时与主体部分干涉;且在所述的弹塑性弹片外侧壁上设有应力片(4);所述应力片(4)通过导线与外部ECU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漏液冷却管路快插接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旋拧壳体(1)下端外侧壁沿圆周方向设有圆弧形光滑的旋拧壳体凸起(25),在所述接管壳体(2)上端内壁沿圆周方向设有圆弧形光滑的接管壳体凹槽(15),旋拧壳体凸起(25)与接管壳体凹槽(15)配合卡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漏液冷却管路快插接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旋拧壳体(1)上端内壁设有三个带有圆孔的圆柱形立柱(18),三个所述圆柱形立柱(18)的圆孔与三个所述第一立柱(17)的一端配合,两者之间有旋转自由度;第一立柱(17)的另一端插装在接管壳体的凹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漏液冷却管路快插接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释放机构,所述的释放机构包括支撑架(23)、限位卡块(6)、释放弹簧(14)和释放按钮(7),在所述旋拧壳体(1)侧壁设有一个限位孔(22),所述的限位孔(22)放置所述的释放按钮(7),在接管壳体(2)上端面设有带有圆形孔的支撑架(23),所述支撑架(23)与释放弹簧(14)、限位卡块(6)配合,限位卡块(6)在释放弹簧(14)弹力作用下与所述旋拧壳体(1)内侧壁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漏液冷却管路快插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放机构的限位卡块(6)与所述旋拧壳体(1)接触端设弧形斜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漏液冷却管路快插接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管壳体(2)下端面设有一个圆形孔与应力片(4)连接导线输出端接头(13)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漏液冷却管路快插接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管壳体(2)内侧壁端面沿圆周方向设有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凹槽用以放置密封圈(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漏液冷却管路快插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卡套(3)主体部分的下端面与其侧面之间不设倒角,使得弹性卡套的圆弧面与公头圆柱面完全贴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漏液冷却管路快插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卡套(3)主体部分的上端面内弧面设斜面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漏液冷却管路快插接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旋拧壳体外侧壁设有两个长方形凹槽,用于旋拧旋拧壳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顾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济南顾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3649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转接口组件
- 下一篇:一种双密封注填式套筒补偿器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