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强耐热变形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133385.1 | 申请日: | 2019-0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668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 发明(设计)人: | 孟健;李柏顺;张栋栋;管凯;杨强;孙伟;邱鑫;田政;牛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22C23/06 | 分类号: | C22C23/06;C22C1/03;C22C1/02;C22C1/06;C22F1/06 |
| 代理公司: | 长春众邦菁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2214 | 代理人: | 王莹 |
| 地址: | 130022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镁合金 变形镁合金 耐热 制备 屈服 高温力学性能 加工技术领域 承力结构件 稀土镁合金 力学性能 耐热性能 杂质元素 热性能 检测 | ||
1.高强耐热变形镁合金,其特征在于,成分为:
7.0~9.0wt%的Gd;
>0且≤4wt%的Yb;
1.0~1.5wt%的Zn;
0.4~0.6wt%的Zr;
余量为Mg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强耐热变形镁合金,其特征在于,成分为:
8.0wt%的Gd;
3.0wt%的Yb;
1.2wt%的Zn;
0.5wt%的Zr;
余量为Mg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强耐热变形镁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为Fe、Cu、Si、Ni中的一种或多种,各杂质元素质量百分比要求为:Fe≤0.005wt%,Cu≤0.0005wt%,Si≤0.005wt%,Ni≤0.0005wt%。
4.权利要求1~3任何一项所述的高强耐热变形镁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镁源、锌源、钆源、镱源和锆源进行熔炼,得到合金液;
步骤二、将合金液降温后浇入模具中,得到铸件;
步骤二、将铸件挤压加工,得到高强耐热变形镁合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强耐热变形镁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镁源为镁锭,锌源为锌锭,钆源为钆锭和/或镁钆中间合金锭,镱源为镱锭和/或镁镱中间合金锭,锆源为锆锭和/或镁锆中间合金锭。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强耐热变形镁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镁源、锌源、钆源、镱源和锆源进行熔炼前,需去掉表面氧化层,并进行预热,预热温度为200~300℃。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强耐热变形镁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熔炼的方法为:
将容器加热后加入镁源,一次升温后依次加入锌源、钆源和镱源;
然后进行二次升温加入锆源,得到金属液;
将金属液进行除氢精炼,得到合金液。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强耐热变形镁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熔炼的方法为:
将容器加热至500~600℃,在保护性气体的条件下,加入镁源,待镁源熔化后进行一次升温,一次升温的温度为720~740℃,依次加入锌源、钆源和镱源,待锌源、钆源和镱源熔化后,撇去表面浮渣,搅拌10~20min,然后进行二次升温,二次升温的温度为750~780℃,加入锆源,待锆源熔化后,在740~760℃,通入高纯氩气20~40s,加入熔剂,熔剂融入金属液后,静置40min以上;
所述熔剂的用量为镁源、锌源、钆源、镱源和锆源总质量的1.0~1.5%。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强耐热变形镁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降温温度为700~740℃;模具为水冷钢制模具;浇入模具前先撇去合金液表面浮渣;铸件为铸棒。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强耐热变形镁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挤压加工前,对铸件进行车削去除表面氧化层,挤压模具在挤压温度保温90min以上;挤压加工的温度为290~350℃;挤压加工的保温时间为90~120min;挤压加工的挤压比为4~7;挤压加工的挤压速度为0.1~0.2mm/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3338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