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储能分散式风电场的分布式鲁棒控制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29885.8 | 申请日: | 2019-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875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李鹏;杨雄平;袁智勇;胡飞雄;雷金勇;杨振纲;马溪原;周长城;喻磊;胡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H02J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萝岗区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储能 分散 电场 分布式 鲁棒控制 方法 系统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含储能分散式风电场的分布式鲁棒控制方法及系统,通过将无法准确记录的风电数据,转换为理论弃风功率模糊概率分布集,能够更加准确的得到贴近实际情况的理论弃风功率,同时理论弃风功率的计算无需大量不准确的基础数据,仅需历史理论弃风功率的均值和方差,同时,均值和方差能够进一步的弥补数据的误差,最后基于分布式鲁棒控制方法,利用惩罚函数和储能设备运行成本,得到控制函数,利用控制函数求解出理论弃风功率对应的目标充放电能量变化量,利用目标充放电能量变化量控制储能设备充放电,以实现利用风电场的储能设备更为精准的控制风电场的输出功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发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含储能分散式风电场的分布式鲁棒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为降低电网碳排放,提高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效率,清洁能源利用方式广受关注。由于受到自然特性、地理环境、风电场自身条件等因素影响,风电出力具有随机波动性。而这正是风电接入电网产生影响的根本原因。风电功率不可掌控的波动将对电网的有功及无功功率平衡带来了不利影响。这些影响包括风电接入点局部地区电压水平、全网旋转备用容量安排、系统调频等方面。一种解决方案就是通过储能设备,将某时多余出力储存,用于后续的不可预期的短缺补偿。储能设备成本的下降也让其成为有吸引力的柔性调节方案。然而储能设备的控制方案又是一项亟需解决的难题。
以往的一些工作主要使用随机最优控制方式来进行储能设备的最优控制以应对风力发电的多变性。例如一种动态控制方法,需要确切地知道风力出力分布的真实波形。实际运行中很难满足这些条件,难以获得准确的分布模型。特别是当历史风电数据稀缺时,根据历史数据估计可能不准确。即使实际出力数据可用,尝试从数据推断真实分布通常也具有挑战性。有时可以定义完全符合数据的离散概率密度函数,但会导致过度拟合进而不够准确。
为此,提出一种能够有效应对风力发电的多变性问题,通过控制分散式风电场中的储能充放电功率,达到风电场整场出力精准控制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储能分散式风电场的分布式鲁棒控制方法及系统,提高对储能设备控制的精准度。其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含储能的分散式风电场的分布式鲁棒控制系统,包括:
数据获取接口,用于获取储能设备的储能能力上限、储能能力下限、能量变化上限、能量变化下限、充电效率和放电效率,获取历史负荷、储能设备运行成本、历史理论弃风功率的均值和方差;
接收能量计算模块,用于利用所述储能能力上限、所述储能能力下限、所述能量变化上限、所述能量变化下限、所述充电效率和所述放电效率,得到储能接收能量;
风电功率计算模块,用于利用包括所述历史理论弃风功率的均值和方差的理论弃风功率模糊概率分布集,得到理论弃风功率;
惩罚函数建立模块,用于利用所述历史负荷、所述理论弃风功率和所述储能接收能量,得到惩罚函数;
控制函数建立模块,用于基于分布式鲁棒控制方法,利用所述惩罚函数和所述储能设备运行成本,得到控制函数;
变量计算模块,用于利用所述控制函数,得到所述理论弃风功率对应的目标充放电能量变化量;
储能控制模块,用于利用所述目标充放电能量变化量控制储能设备充放电。
可选的,所述接收能量计算模块,包括:
储能模型建立单元,用于利用储能设备的可用能量、充放电能量变化量、所述充电效率和所述放电效率,建立所述储能设备的储能模型;
约束条件建立单元,用于利用所述储能模型、所述储能能力上限、所述储能能力下限、所述能量变化上限和所述能量变化下限,得到约束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298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