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减震器的外置式双向阻尼调节阀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29489.5 | 申请日: | 2019-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983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4 |
发明(设计)人: | 陈万成;陈万里;张良城;严定忠;桂东明;丁群振;许益漫;应新松;王建将;董麒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戈尔德减振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9/34 | 分类号: | F16F9/34;F16F9/44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程安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阀管 调节阀组件 汽车减震器 双向阻尼 外置式 端盖 减震器 开口 减震 辅助减震器 减震器液压 阻尼调节阀 阀杆相连 流量调节 筒体内部 无极调节 两端部 缸体 外置 相抵 | ||
1.汽车减震器的外置式双向阻尼调节阀,包括有阀管,其特征在于:阀管一侧设有与减震器液压缸缸体连接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设有相对设立且与阀管内部相连通的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所述阀管内设有相对设立的第一调节阀组件及第二调节阀组件,阀管两端部均设有端盖,所述第一调节阀组件及第二调节阀组件一端通过阀杆相连,另一端与端盖相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减震器的外置式双向阻尼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阀组件包括有第一调节阀阀座,所述第一调节阀阀座一端设有第一容置腔,所述第一容置腔中设置有第一调节阀阀体总成,所述第一调节阀阀座相对设置第一容置腔的另一端设有与第一容置腔相连通的第一顶针通道,所述第一顶针通道中穿设有一端与第一容置腔相抵的第一顶针,第一调节阀阀座外壁在第一容置腔靠近第一顶针通道处设有环绕分布的第一过油间隙,所述第一调节阀阀座设置第一过油间隙处外壁包覆有可促使第一顶针沿第一顶针通道移动并促使第一过油间隙开启或关闭的第一开关机构,所述第二调节阀组件包括有第二调节阀阀座,所述第二调节阀阀座朝向第一容置腔的一端设有第二容置腔,所述第二容置腔中设有一端与第一调节阀阀体总成相接触的第二调节阀阀体总成,所述第二调节阀阀座相对设置第二容置腔的另一端设有与第二容置腔相连通的第二顶针通道,所述第二顶针通道中穿设有一端与第二容置腔相抵的第二顶针,第二调节阀阀座外壁在第二容置腔靠近第二顶针通道处设有环绕分布的第二过油间隙,所述第二调节阀阀座设置第二过油间隙处外壁包覆有可促使第二顶针沿第二顶针通道移动并促使第二过油间隙开启或关闭的第二开关机构,所述第一调节阀阀体总成与第二调节阀阀体总成通过阀杆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减震器的外置式双向阻尼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机构包括有设置于端盖的第一线圈组件,靠近第一调节阀阀座一侧的端盖设有第一限位装置安装腔,第一限位装置安装腔中设置有将第一顶针抵触于第一顶针通道的第一限位装置,所述第二开关机构包括有设置于端盖的第二线圈组件,靠近第二调节阀阀座一侧的端盖设有第二限位装置安装腔,第二限位装置安装腔中设有将第二顶针抵触于第二顶针通道的第二限位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减震器的外置式双向阻尼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装置包括有第一动铁,所述第一动铁一端设有第一限位件另一端设有第一复位件,所述第一动铁设置第一限位件的一端设有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抵接于第一调节阀阀座并将第一过油间隙包覆,所述第二限位装置包括有第二动铁,所述第二动铁一端设有第二限位件另一端设有第二复位件,所述第二动铁设置第二复位件的一端设有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延伸部抵接于第二调节阀阀座并将第二过油间隙包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减震器的外置式双向阻尼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复位件包括有连接于第一动铁相对设置第一限位件另一端的第一弹簧安装座,所述第一动铁设置第一弹簧安装座的一端与第一限位装置安装腔之间具有第一间隙,端盖在第一间隙远离第一弹簧安装座的一端设有第一弹簧安装腔,第一弹簧安装腔中设置有一端抵接于第一弹簧安装座另一端抵接于第一弹簧安装腔的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间隙长度小于第一延伸部的长度,所述第二复位件包括有连接于第二动铁相对设置第二限位件另一端的第二弹簧安装座,所述第二动铁设置第二弹簧安装座的一端与第二限位装置安装腔之间具有第二间隙,端盖在第二间隙远离第二弹簧安装座的一端设有第二弹簧安装腔,第二弹簧安装腔中设置有一端抵接于第二弹簧安装座另一端抵接于第二弹簧安装腔的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二间隙长度小于第二延伸部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减震器的外置式双向阻尼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油间隙横截面呈锥形,所述第二过油间隙横截面呈锥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戈尔德减振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戈尔德减振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2948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轿车后减振器及其安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气体压力可调减震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