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生产质量追溯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28878.6 | 申请日: | 2019-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721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樊马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天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30/00 | 分类号: | G06Q30/00;G06K7/10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93 | 代理人: | 杜丹盛 |
地址: | 21516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数据 生产过程 质量追溯 流程化 追溯 工业现场总线 智能数据采集 生产线信息 对象关系 生产数据 生产信息 数据存储 映射技术 质量管控 设备端 系统化 生产 服务器 存储 传递 管理 通讯 统计 分析 保证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生产质量追溯方法,保证信息能够正确无误的传递,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流程化和数据可追溯化管理,达到生产质量管控的目的。其通过工业现场总线与设备端进行通讯,采用智能数据采集系统,将生产线各类生产信息收集并存储于服务器,使用基于大数据技术和对象关系映射技术对生产线各项生产数据进行收集、统计、分析和处理,同时规范数据存储,将整个生产过程流程化和数据可追溯化,系统化管理整个生产线信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质量追溯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生产质量追溯方法。
背景技术
在制造管理领域出现了准时生产(JIT)、约束理论(TOC)等新的理念和方法,在过程控制领域PLC、DCS得到了大量应用,但是在工厂以及企业范围信息集成的实践过程中仍无法准确及时地把握生产实际状况,在生产过程中得不到切实可行的作业计划。
生产管理业务系统与生产过程控制系统的相互分离,计划系统和过程控制系统之间的界限模糊,缺乏紧密的联系。如面对生产线产品种类多样,各个工位之间工艺信息繁多,经常会因为生产信息无法传递或传递不到位,出现设备报警停机或产品有瑕疵却找不到根源,导致生产效率降低,产品管理困难。且人与设备之间缺乏信息之间的传递媒介,人机交互低下,自动化程度低,人的劳动强度大等等,单一功能控制暴露的问题越来越多。
基于这些不利因素,开发了这款软件;以实现工位与工位之间的信息交互,设备与人之间的信息交互。面对繁杂多样的信息,有时要处理的数据信息多达数十万条之多,为保证信息能够正确无误的传递和正确指令的下达,运用大数据技术对大量的种类繁多的信息进行搜集和整理,以便帮助产线进行生产管理,对信息进行精准的搜集、处理和追踪。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生产质量追溯方法,其将生产线上各环节之间的信息进行系统的收集、统计、分析和处理,实现人性化的人机配合,以数据库和PLC为媒介通过对信息的处理能力,保证信息能够正确无误的传递,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流程化和数据可追溯化管理,达到生产质量管控的目的。
一种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生产质量追溯方法,其特征在于:其通过工业现场总线与设备端进行通讯,采用智能数据采集系统,将生产线各类生产信息收集并存储于服务器,使用基于大数据技术和对象关系映射技术对生产线各项生产数据进行收集、统计、分析和处理,同时规范数据存储,将整个生产过程流程化和数据可追溯化,系统化管理整个生产线信息。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产线上的每个操作工位都设置有对应的数据处理系统,其根据产线管理员预设的每个工位的生产信息,读取信息数据确认是否需要本工位对产品进行操作;除去产线首站外的每个工位,其通过采集上一工位的产品信息,及时获取本工位需要处理的操作或不操作直接将产品流转进入下一工位,需要对产品进行处理时,根据上一工位集成于二维码内的产品信息对本应获得的物料管理数据进行比对、判断,进而确认上一工位的生产质量是否合格、数量是否准确,如不合格,则通知第三方设备,发出警告后进行排查。
其更进一步特征在于:
其具体操作过程如下,a产线管理员下发产品生产数量及产品类型以及每个工位的生产操作信息;
b在产线首站操作员通过RFID将需要生产的产品总成码绑定,并通过发送功能码将扫描枪、读码器的获取的信息与本站的物料管理数据进行比对、判断,如果对比结果OK,就将此次扫描获得的数据以及本站的工位信息存入数据库,否则通知第三方设备本次扫描获取失败,需重新扫描,在产线首站完成所有存储操作之后,向第三方终端设备发送放行信号,设备收到信息后放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天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天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288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不规则跳码的防伪方法及防伪系统
- 下一篇:一种商品防伪方法及防伪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