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用门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26645.2 | 申请日: | 2019-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731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发明(设计)人: | 野泽秀晶;篠原拓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井金属爱科特株式会社;三井组件欧洲有限公司(欧洲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77/38 | 分类号: | E05B77/38;E05B8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门闩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用门闩装置,该汽车用门闩装置提高在关门时门闭合声音的质感。包括:主体(2),其为合成树脂制,具有在关门时供锁扣进入的锁扣进入槽(21);盖板(3),其为金属制,用于覆盖形成于主体(2)的收纳部(22);闩(5),其通过与进入到锁扣进入槽(21)的锁扣卡合而从打开位置向全锁紧位置转动;掣爪(6),其通过与闩(5)卡合而将闩(5)保持在全锁紧位置;以及弹性止挡件(7),其固定于主体(2),在闩(5)从打开位置到达了即将到达全锁紧位置的位置时与闩(5)抵接,并且能够进行弹性变形以能够容许闩(5)向全锁紧位置转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改善门闭合声音的质感(日文:印象)的汽车用门闩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用门闩装置在固定于门内的壳体内设有能与车体侧的锁扣卡合的闩和能与闩卡合的掣爪(日文:ポール),闩和掣爪均被设为能够转动,汽车用门闩装置具有这样的功能:在关门时,通过使锁扣与闩卡合从而使闩从打开位置向全锁紧位置转动,通过使掣爪与闩卡合从而将门保持在全闭位置。
而且,对于汽车用门闩装置,除了将门保持在全闭位置的功能之外,在谋求改善门闭合声音的方面也是重要的要素。通常,对于门闭合声音,与较多地包含高频成分声音的声音相比,较多地包含低频成分的声音而整体具有重量感的声音会感觉到高级感,因此为质感较佳的声音。因此,例如,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汽车用门闩装置中,实施用合成树脂材料将锁扣与闩相互抵接的部分覆盖等对策,来谋求改善门闭合声音。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241244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专利文献1所述的汽车用门闩装置是这样的结构:在关门时,闩越过全锁紧位置而过度转动时,闩的一部分与弯折形成于金属制的盖板的止挡件或者树脂主体较猛地抵接,限制闩的过度转动,因此,可能会在关门时较多地包含高频成分的声音而有损门闭合声音的质感。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在关门时门闭合声音的质感的汽车用门闩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其为合成树脂制,具有在关门时供锁扣进入的锁扣进入槽;盖板,其为金属制,用于覆盖形成于所述主体的收纳部;闩,其被枢转支承在所述主体的收纳部内,通过与进入到所述锁扣进入槽的所述锁扣卡合而从打开位置向全锁紧位置转动;掣爪,其被枢转支承在所述主体的收纳部内,通过与所述闩卡合而将所述闩保持在所述全锁紧位置;以及弹性止挡件,其固定于所述主体,在所述闩从所述打开位置到达了即将到达所述全锁紧位置的位置时与所述闩抵接,并且能够进行弹性变形以能够容许所述闩向所述全锁紧位置转动。
优选的是,所述弹性止挡件被夹持固定在设于所述主体的收纳部的凹部与所述盖板的背面之间。
优选的是,所述盖板在比所述锁扣进入槽靠里侧的里侧部具有朝向所述主体侧弯折的弯折片,所述弹性止挡件以与所述弯折片的内表面接触的方式固定。
优选的是,所述闩通过在金属制的芯材的表面覆盖合成树脂材料而形成,所述合成树脂材料具有弹性舌片部,该弹性舌片部自所述闩的外周向外侧突出并与盖板的背面接触,从而抑制所述闩在旋转轴线方向上晃动,所述弹性止挡件具有在与所述盖板的背面之间形成间隙的退避部,所述弹性舌片部在所述闩转动时通过所述间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井金属爱科特株式会社;三井组件欧洲有限公司(欧洲公司),未经三井金属爱科特株式会社;三井组件欧洲有限公司(欧洲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266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