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学薄膜激光损伤阈值快速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21286.1 | 申请日: | 2019-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990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王菲;刘长青;李玉瑶;于彪;王彩霞;田明;丁伟;戚伟佳;王奂;罗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1/02 | 分类号: | G01M11/02 |
代理公司: | 长春众邦菁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2214 | 代理人: | 张伟 |
地址: | 130033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学薄膜 激光 损伤 阈值 快速 测量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学薄膜激光损伤阈值快速测量装置,其包括上位机(1)、系统控制器(2)、激光电源(3)、激光器(4)、分光镜A(5)、激光束辐照单元、能量密度标定单元、光学薄膜损伤判识单元、脉宽探测单元(8)和一维运动台(9);该装置采用由扩束镜、达曼光栅和透镜组成的分束聚焦单元A(501)和分束聚焦单元B(602)来实现对入射激光束均匀分束,单发脉冲实现不少于10个阵列测试点的辐照测量,各聚焦点光场强度分布均匀,各子光束间的能量偏差不大于±1%,在焦平面上各子光斑的排列形式为1×N或N×N,相对于传统的单发脉冲只测量一个测试点,测量周期缩短了十倍以上,能够快速准确地测量出光学薄膜的激光损伤阈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薄膜激光损伤阈值快速测量装置,属于激光测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光学薄膜是激光器及其应用光学系统中的最薄弱环节。光学薄膜的损伤造成了在其中传输的激光束性能发生变化,破坏了激光束的质量,引起光束相位和波前畸变,甚至会对激光器造成灾难性损坏。
然而,目前关于激光损伤阈值的测量主要是利用激光束直接辐照光学薄膜,激光辐照一次只能测试一个测量点,而1-ON-1、R-ON-1和S-ON-1的测试方法要求同一脉冲能量密度下要辐照不少于10次来获得在该辐照能量密度下的损伤几率,由于激光器输出脉冲之间的能量一致性差,无法满足精确控制同一脉冲能量密度下辐照多个点的要求;而且测量过程往往需要测试数百个点,测量精度低,效率极其低下,无法客观准确地反映出薄膜的激光损伤阈值。
发明内容
为快速准确测量光学薄膜和光电器件表面激光损伤阈值,基于国家标准GB/T16601-1996,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学薄膜激光损伤阈值快速测量装置,该装置单发脉冲实现不少于10个阵列测试点,每个聚焦点光场强度分布均匀,能够快速准确地测量出光学薄膜的激光损伤阈值。
如附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光学薄膜激光损伤阈值快速测量装置包括上位机1、系统控制器2、激光电源3、激光器4、分光镜A5、激光束辐照单元、能量密度标定单元、光学薄膜损伤判识单元、脉宽探测单元8和一维运动台9;
所述的上位机1为工控计算机,向系统控制器2发送控制指令,处理来自系统控制器2的数据信息,数字输出并显示测量结果;
所述的系统控制器2为基于单片机的控制系统,根据上位机1的控制指令触发激光电源3、能量探测器601、图像传感器A604和图像传感器B701工作,控制载物台502作二维平面运动,控制一维运动台9作一维平面运动,将来自能量探测器601的脉冲能量信号、图像传感器A604的光斑图像信号、图像传感器B701的光学薄膜表面图像信号及脉宽探测单元8的脉冲信号传送给上位机1,对激光电源3、能量探测器601和图像传感器A604的触发为同步触发;
所述的激光电源3为脉冲触发式高压电源,分别与系统控制器2和激光器4相连接,在系统控制器2的触发下驱动激光器4工作,根据系统控制器2的触发电平信号电压值来调节激光器4输出的脉冲能量;
所述的激光器4优选毫秒量级、微秒量级、纳秒量级或皮秒量级脉冲宽度的脉冲激光器,输出波长优选1064nm、1050nm、532nm或355nm,重复频率位于1Hz~100Hz间,其发射的激光脉冲用于被测样品的损伤测试;
所述的分光镜A5为表面镀制对45度入射激光波长分光膜的平面镜,与入射激光光路呈45度角放置,反射光和透射光强度比例不小于100:1,反射光用于辐照被测样品,透射光用于辐照能量密度标定;
所述的激光束辐照单元由分束聚焦单元A501和载物台502组成,将来自分光镜A5反射的光分束垂直聚焦在被测样品表面;
所述的能量密度标定单元由分光镜B6、能量探测器601、分束聚焦单元B602、光阑603和图像传感器A604组成,用于标定图像传感器A604探测面和被测样品表面上单个子光斑的能量密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理工大学,未经长春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212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