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冷电机壳体及其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20723.8 | 申请日: | 2019-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853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刘国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国光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20 | 分类号: | H02K5/20;H02K9/19;H02K1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100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榔梨***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冷 电机 壳体 及其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冷电机壳体及其加工方法,包括壳体,壳体外壁与壳体内壁之间还设置有与壳体一体成型的螺旋水道芯,壳体上开设有与螺旋水道芯冷却连通的冷却液体入口与冷却液体出口,本发明通过在模具本体内设置螺旋水道芯固定孔,将螺旋水道芯固定于模具本体内型腔中,并通过型芯固定装置将型芯推至穿过螺旋水道芯后稳定固定于型腔中,在铝液通过压铸机进入模具本体后螺旋水道芯与水冷电机壳体一体成型,使螺旋水道芯内嵌于水冷电机壳体内部,由于螺旋水道芯的螺旋结构,因此冷却效果均匀,且可带走水冷电机壳体大部分热量,且制备方法相较于传统制备方法所用砂芯少,产品外观以及质量稳定,生产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领域,特别是一种水冷电机壳体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的推广以及其广阔的市场前景,适用于新能源汽车的水冷电机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传统的水冷电机外壳类产品的工艺为翻砂铸造,水冷电机水道的产生全靠机械加工或简单的砂铸,导致后续生产出来的成品外观不稳定,产品质量不可靠,成本过高且生产效率低,因此,急需一种新工艺,既能大批量、稳定、环保、可回收的生产,还可增强水冷电机的冷却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填补现有技术的空白,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冷电机壳体及其加工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水冷电机壳体,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外壁与所述壳体内壁之间还设置有与所述壳体一体成型的螺旋水道芯,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与所述螺旋水道芯冷却液体入口端连通的冷却液体入口,所述壳体上还开设有与所述螺旋水道芯冷却液体出口端连通的冷却液体出口。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冷却液体入口与所述冷却液体出口开设于所述壳体同一侧。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螺旋水道芯为熔点高于铝液的金属导热材料。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螺旋水道芯为铜管。
一种水冷电机壳体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制备型芯,按照水冷电机壳体内部结构制备型芯;
S2、固定螺旋水道芯,将螺旋水道芯固定于模具本体内部型腔中;
S3、型芯的推入与固定,通过型芯固定装置将型芯推入至型腔内并由螺旋水道芯中部穿入,将型芯固定于型腔内;
S4、一体成型,铝液通过压铸机压入模具本体内型腔中,使螺旋水道芯完全融入铝液中,冷却后螺旋水道芯与水冷电机壳体一体成型;
S5、热处理,对冷却后的水冷电机壳体进行热处理;
S6、成品制作,对热处理后的水冷电机壳体进行清砂处理后得到水冷电机壳体半成品,再通过精密机械加工和检验获得水冷电机壳体的成品。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步骤S3中,所述螺旋水道芯的冷却液体入口端与冷却液体出口端,分别与模具本体上设置的两个螺旋水道芯固定孔连接固定,将所述螺旋水道芯固定于所述模具本体内部型腔中,且两个所述螺旋水道芯固定孔分别与所述冷却液体入口以及冷却液体出口相通。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在所述步骤S3中,所述模具本体上还设置有型芯固定装置,所述型芯固定装置固定端伸入模具本体内部将所述型芯推至穿入所述螺旋水道芯后固定,防止后续一体成型时型芯位置的变动导致螺旋水道芯凸出所述水冷电机壳体的内壁或外壁导致报废。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在所述步骤S5中,先将冷却后的水冷电机壳体放入T4炉内进行第一次热处理,第一次热处理完成后,再将水冷电机壳体放入T6炉内进行第二次热处理,以保证水冷电机壳体的刚度达到所需性能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国光模具有限公司,未经长沙国光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207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