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阿尔茨海默病新突变、其稳转细胞模型及医药用途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106134.4 | 申请日: | 2019-02-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766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 发明(设计)人: | 贾建平;沈露茜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 主分类号: | C07K14/47 | 分类号: | C07K14/47;C12N15/12;C12N15/85;C12N5/10;C12N15/11;C07K16/18;G01N33/68;C12Q1/6883;A61K39/395;A61P25/28;A61K49/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刘海罗 |
| 地址: | 10005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阿尔茨海默病新 突变 细胞 模型 医药 用途 | ||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涉及一种阿尔茨海默病突变蛋白、突变基因及其医药用途。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致病基因PSEN1编码的早老素蛋白1(presenilin 1)2个新突变位点。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蛋白,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s:1-2中任一序列所示。本发明人发现PSEN1 2个新突变,它们与各家系AD的发病密切相关,具有应用于制备治疗和/或预防或者诊断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或者试剂的潜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涉及一种阿尔茨海默病新突变、其稳转细胞模型及医药用途。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致病基因PSEN1编码的早老素蛋白1(presenilin 1)2个新突变位点。
背景技术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最常见的痴呆类型,其三大致病基因PSEN11、APP2和PSEN23,4的突变及其临床病例以及生化和动物模型的研究共同指向Aβ对AD的致病作用,对其家系的报道和突变的探究有助于进一步揭示AD发病机制。
Aβ由APP加工生成。APP加工有两条竞争性途径5:一条途径是不生成Aβ,即先被α-分泌酶剪切生成sAPPα和αAPP-CTF(C83),C83再被γ-分泌酶剪切生成与发生AD无关的p3和AICD;另一条途径是生成Aβ,即先被β-分泌酶(BACE1)剪切生成sAPPβ和βAPP-CTF(C99)6,C99再在膜内被γ-分泌酶剪切:γ-分泌酶先对APP的跨膜/胞浆内侧面发挥内肽酶活性,剪切生成Aβ48/49或Aβ49/50(ε-剪切),随后发挥羧肽酶活性多次剪切,每次按顺序从C端移除一圈helix包含3或4个氨基酸,产生两种产物链(Aβ49/46/43/40和Aβ48/45/42/38)7-11。其中,Aβ40和Aβ42是最为常见的与发生AD相关的产物,而且一般情况下主要生成Aβ40,Aβ42仅占总分泌型Aβ的约10%12。
PSEN1基因突变导致的AD是AD的少见类型,但在三大致病基因突变中最为常见。携带该基因突变的大多数家系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发病早、进展快、预后差、无特效治疗方法,在身心、经济、社会功能等方面对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构成巨大威胁。正常情况下,PSEN1基因表达生成PS1-FL蛋白(后面亦简称为PS1),PS1-FL蛋白本身不具有γ-分泌酶催化活性,它通过自身的内切水解作用形成具有γ-分泌酶催化活性的PS1-NTF和PS1-CTF。PS1-CTF和PS1-NTF形成异二聚体(heterodimers),与另外的其它三种蛋白共同构成γ-分泌酶复合体。PS1-CTF和PS1-NTF均具有天冬氨酸催化位点(D257和D385),作为γ-分泌酶复合体的催化亚单位共同发挥对APP的剪切作用。PS1-NTF和PS1-CTF上面各有一个发挥内切水解作用和γ-分泌酶活性所必需的位点,这两个位点的突变(例如D385A突变)都可抑制PS1的内切水解作用并废除PS1的催化活性13。当PSEN1基因错义突变导致PS1蛋白氨基酸改变时(例如D257和D385发生突变),可能直接影响γ-分泌酶催化活性或通过引起PS1蛋白构象改变从而影响γ-分泌酶催化活性,使底物APP剪切发生异常。PSEN1突变使γ-分泌酶的羧肽酶活性减弱,导致更长Aβ肽的产量相对增加,更长的Aβ肽更为疏水,更易自我聚集,更具神经毒性,继而引起Aβ沉积等AD的标志性病理改变,导致AD发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未经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061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