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空树脂成型体的制造方法和燃料箱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105657.7 | 申请日: | 2019-0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164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 发明(设计)人: | 吉桥毅晴;田中高太郎;若尾真树;村山进;佐藤直;福岛齐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29C49/20 | 分类号: | B29C49/20;B29C49/64;B60K15/03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正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17 | 代理人: | 韩登营;栗涛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中空 树脂 成型 制造 方法 燃料箱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空树脂成型体的制造方法和燃料箱。该制造方法具有:配置工序,在模具(12)的内部配置已成型为与模具(12)的样式对应的形状的罩(C);导入工序,将多个能够与罩(C)熔接的型坯(热塑性树脂),以与罩(C)相向的方式导入到模具(12)内;成型工序,向型坯的内部吹入空气,使型坯与罩(C)接触,由此将型坯与罩(C)熔接;和冷却工序,在模具(12)闭合的状态下使罩(C)和型坯冷却硬化,在配置工序中,罩(C)在型坯相互重叠的部位的至少局部的周边,存在有露出的部分以使型坯与模具(12)直接接触。根据本发明,能够缩短热塑性树脂的成型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热塑性树脂成型的中空的树脂成型体的制造方法和燃料箱的技术。
背景技术
在由热塑性树脂(以下,适当地称为树脂)构成的汽车用的燃料箱中,由于箱主体内的燃料蒸发,而产生箱主体膨胀的现象。为了抑制这样的箱主体的膨胀,通过由纤维增强树脂构成的罩覆盖箱主体的周围。
作为通过这样的罩覆盖箱主体的周围的技术,例如有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技术。
无论是在专利文献1中,还是在专利文献2中,均是在将已成型的罩配置在模具上之后进行吹塑成型。通过这样执行,来将型坯按压在配置于模具的罩上,由此进行型坯、即箱主体的成型。另外,通过将高温的型坯按压在罩上,罩中的与型坯接触的部分熔融,从而能够使罩和箱主体(型坯)熔接。据此,能够提高燃料箱的刚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9-1048号
专利文献2:日本发明授权专利特许5608287号的说明书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例如,在使用两张片状型坯的吹塑成型的情况下,在两张型坯接合的部位,由于两张型坯相互重叠而导致厚度增加。如此,冷却效率在型坯有厚度的部位下降。即,妨碍了冷却。如此,当在型坯的具有厚度的部位配置罩时,由于该罩而导致冷却效率进一步下降。即,导致散热时间增加。
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中没有记载这样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背景而完成的,本发明的课题在于缩短热塑性树脂的成型时间。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是:一种中空树脂成型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配置工序,在模具的内部配置已成型为与所述模具的样式对应的形状的罩;导入工序,将多个能够与所述罩熔接的热塑性树脂,以与所述罩相向的方式导入到所述模具内;成型工序,向所述热塑性树脂的内部吹入空气,使所述热塑性树脂与所述罩接触,由此将所述热塑性树脂与所述罩熔接;冷却工序,在所述模具闭合的状态下使所述罩和所述热塑性树脂冷却硬化,在所述配置工序中,所述罩在所述热塑性树脂相互重叠的部位的至少局部的周边,存在有露出的部分以使所述热塑性树脂与所述模具直接接触。
再者,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燃料箱,其具有:箱主体,其由热塑性树脂构成;和罩,其以覆盖所述箱主体的方式配置,并且通过加热能够与所述箱主体的表面熔接,所述燃料箱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热塑性树脂相互重叠的部位的至少局部的周边,存在有所述热塑性树脂从所述罩露出的部位。
关于其他解决方案,适当记载在实施方式中。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缩短热塑性树脂的成型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燃料箱F的例子的立体图(其一)。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燃料箱F的例子的立体图(其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056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注塑机螺杆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溢流管的制作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