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腈水合酶高效催化脂肪二腈水合反应的体系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98275.6 | 申请日: | 2019-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971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梁长海;王黎;刘胜先;窦同意;崔昌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70 | 分类号: | C12N15/70;C12N15/60;C12P13/02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温福雪;侯明远 |
地址: | 12422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水合 高效 催化 脂肪 反应 体系 | ||
1.一种新型腈水合酶高效催化脂肪族二腈水合反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含有来源于红球菌Rhodococcuserythropolis CCM2595的腈水合酶的菌体的浓度为1-3g/L,底物脂肪族二腈终浓度20-50mM/L,转化体系为pH 7-8PBS缓冲溶液,25℃、200rpm振荡反应,反应5min后加入等反应体积甲醇终止反应,离心后取上清液,经过滤后进行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氰基酰胺选择性大于90%;编码所述的腈水合酶的核苷酸序列为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
所述的脂肪族二腈为己二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含有所述的腈水合酶的菌体制备步骤如下:
(1)质粒构建:来源于红球菌Rhodococcuserythropolis CCM2595的腈水合酶的基因序列由2596个核苷酸组成,以质粒pET-24a(+)为表达载体,根据其酶切位点特性,选择NdeI和HindIII酶切位点插入编码所述腈水合酶的基因序列,编码所述腈水合酶的基因序列来源于经过PCR得到的纯化产物;经过酶切后对相应DNA片段进行回收纯化,选用lacI启动子,加入卡那霉素KanR抗性基因片段,选用T7终止子,转化大肠杆菌TOP10,重组质粒经过酶切验证后命名为G0130349-1;
(2)蛋白表达验证:将步骤(1)中得到的重组质粒平行转化入BL21(DE3)和ArcticExpression(DE3)两种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菌中,加入LB液体培养基扩增培养后分别涂布于含50μg/ml卡那霉素(Kan)的LB固体平板,37℃倒置培养24h;分别挑取平板上单菌落接种于LB液体培养基中,培养至OD值为0.6-0.8时加入终浓度为0.1-1mM/L的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进行诱导3-24h;诱导完成后,离心收集菌体,洗涤后超声破碎菌体,进行SDS-PAGE分析,验证NHase蛋白表达情况;
(3)制备菌液:挑取步骤(2)中Arctic Expression(DE3)平板上单菌落接种于少量含50μg/ml Kan的LB液体培养基中,37℃、220rpm振荡培养12-18h得种子液;将种子液按体积1%接种量继续接种到含50μg/ml Kan的LB液体培养基中,37℃振荡培养至OD值为0.6-0.8时,加入IPTG使其终浓度为0.1mM/L,16℃、220rpm振荡培养24h得发酵液;离心去上清收集菌体,用pH7-8的PBS缓冲液洗涤2-3次后重新悬浮,得待用菌液。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中来源于红球菌Rhodococcuserythropolis CCM2595的腈水合酶在催化己二腈反应中的应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中来源于红球菌Rhodococcuserythropolis CCM2595的腈水合酶在制备5-氰基戊酰胺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9827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