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茶苗田间菌根化扦插繁育效果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097626.1 申请日: 2019-01-31
公开(公告)号: CN109845501B 公开(公告)日: 2021-10-08
发明(设计)人: 高秀兵;郭灿;周玉锋;赵华富;陈瑶;张金峰;杨肖委 申请(专利权)人: 贵州省茶叶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G2/10 分类号: A01G2/10;A01G17/00
代理公司: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代理人: 刘楠;李余江
地址: 550006 *** 国省代码: 贵州;5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提高 田间 菌根 扦插 繁育 效果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茶苗田间菌根化扦插繁育效果的方法,该方法是通过预先在扦插苗床上撒施AMF高效菌株根内根孢囊霉并在扦插后喷施独角金内酯从而提高茶苗田间菌根化扦插繁育效果。经试验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繁育茶苗能有效提高茶苗田间菌根化扦插效果,使得AMF对茶苗的侵染率增加,且提高茶苗的发芽率、愈伤组织出现率和成活率,促进茶苗茎高、根长、干鲜重等生长指标的提升,同时还具有操作简单、劳动强度低、投入增加不大等突出优点,适宜于在实际生产中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提高茶苗田间菌根化扦插繁育效果的方法。

背景技术

茶树(Camellia sinensis(L.)O.Kuntze)属山茶科山茶属茶树种,为多年生常绿木本植物,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当前我国茶叶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年增加50多千公顷。国内茶树主要的繁育方式为扦插繁育法,即扦插时选用2.5-3cm半木质化且具有一片完整的成熟叶片及一个饱满腋芽的短穗,剪穗的标准为新梢半木质化,腋芽膨大,叶片成熟且完整的用于剪穗扦插。相较于传统播种育苗,该方法具有可保留母穗的优良性状、便于茶园标准化生产以及管理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茶苗存活率低、生长缓慢、生根率低、移栽后适应性差等缺陷。

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 fungi,AMF)是一类能与寄主植物根系形成互利互惠的共生体且具有非专一性活体营养的共生真菌,能与80%以上的陆生植物根系共生形成共生关系且可显著促进植物的生长。目前AMF已广泛应用在苹果、番茄、柳树、杜鹃等植物苗木繁育中,以促进苗木生长及提高苗木质量。早在1928年已在茶树吸收根中发现了丛枝菌根,且茶树对菌根的依赖系数较高,为200-300,属于菌根依赖性的植物。因此,将AMF应用于田间茶苗繁育,对促进茶苗生长、提高茶苗繁育质量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AMF只有与植物形成共生关系后,才能发挥功效;而AMF作为一种土壤根系活体营养寄生性微生物,与土壤其他微生物具有相同的生态位与侵染位点,存在有空间竞争关系;一般情况下,AMF竞争力较土壤其他微生物低。另外,在田间条件下AMF易受到土壤理化性质、外界环境等因素的干扰,因此,在田间条件下促进AMF与植物建立共生关系为发挥AMF功效的关键,其共生关系程度决定了菌根化效果好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茶苗田间菌根化扦插繁育效果的方法,以解决现有茶苗田间菌根化扦插繁育技术中存在的繁育效果不佳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提高茶苗田间菌根化扦插繁育效果的方法,是通过预先在扦插苗床上撒施扩繁好的丛枝菌根真菌高效菌株根内根孢囊霉(Rhizophagus intraradices)并喷施独角金内酯从而提高茶苗田间菌根化扦插繁育效果。

其中,前述的AMF高效菌株为从茶树根际分离出的根内根孢囊霉茶树高效菌株,孢子密度为100个/克,并用白三叶草进行扩繁所得。

进一步的,前述的扩繁是通过接种白三叶草培养扩繁3-4个月所得。

进一步的,前述的用白三叶草进行扩繁时用于种植白三叶草以培养AMF的培养基质由黄沙土与河砂按1:1的质量比混合制得并进行过辐照灭菌(12kGy)。

进一步的,前述的预先接种AMF高效菌株是在茶苗扦插前将含有白三叶草扩繁得到的AMF的菌土均匀撒在苗床上。

进一步的,前述的苗床长30-50m、宽1.2-1.3m、高20-25cm,在每个苗床间预留10-15cm宽的人行道,并在畦田上均匀撒一层含有白三叶草扩繁得到的AMF的菌土,最后再覆盖一层3-5cm厚的新土。

进一步的,在接种AMF高效菌株后进行扦插短穗,短穗嫩侧枝扦插穗为长2.5-3cm,含有一片成熟叶片和一个饱满腋芽且上端剪口距腋芽2mm的半木质化枝条,在扦插时保证插穗叶片方向一致;在扦插短穗后喷施独脚金内酯,用于喷施扦插穗的独脚金内酯浓度为1μm/L。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茶叶研究所,未经贵州省茶叶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976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