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负载型多级孔ZSM-5分子筛及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097614.9 | 申请日: | 2019-01-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954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 发明(设计)人: | 胡华雷;胡丹鑫;金海涛;张建;王磊;杨勇;卢国文;杨杰;陈慧;贺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B01J29/40 | 分类号: | B01J29/40;C07D307/6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周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0 | 代理人: | 王惠 |
| 地址: | 31520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负载 多级 zsm 分子筛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金属负载型多级孔ZSM-5分子筛,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负载型多级孔ZSM-5分子筛含有介孔;
所述介孔的平均孔径为2~20nm,介孔孔容为0.2~0.6mL/g;
所述金属负载型多级孔ZSM-5分子筛中的金属元素选自Sn、Mg、Zn中的至少一种,金属元素负载量为0.1wt%~10wt%;
所述金属负载量以金属元素的负载量计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负载型多级孔ZSM-5分子筛,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孔ZSM-5分子筛的粒径为100~400nm,比表面积为400~700m2/g,硅铝原子比为10~500。
3.一种制备金属负载型多级孔ZSM-5分子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1)将含有硅源、铝源、模板剂和醇类化合物的原料制成干凝胶;
2)在密闭条件下,将干凝胶在含有水蒸气的气氛下晶化,得到多级孔ZSM-5分子筛;
3)将多级孔ZSM-5分子筛浸渍于含有金属元素前驱体的溶液中,然后经干燥、焙烧,得到所述金属负载型多级孔ZSM-5分子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原料中硅源、铝源、模板剂和醇类化合物的摩尔比为:
硅源:铝源:模板剂:醇类化合物=1.01~1.1:0.002~0.1:0.1~0.3:10~1000;
其中,硅源的摩尔数以SiO2计,铝源的摩尔数以Al2O3计,模板剂的摩尔数以模板剂本身的摩尔数计,醇类化合物的摩尔数以醇类化合物本身的摩尔数计;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干凝胶由包含以下步骤的方法制备:
将硅源、铝源、模板剂和醇类化合物混合,得到原料凝胶;
将所得原料凝胶置于20~40℃下干燥不少于24小时,得到所述干凝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晶化的时间为48~120h,晶化的温度为150℃~200℃;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所述晶化的时间为60~96h;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所述晶化的温度为160℃~190℃。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所述金属元素选自Sn、Mg、Zn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金属元素前驱体选自Sn的氯化物、Sn的硫酸盐、Sn的硝酸盐、Mg的氯化物、Mg的硫酸盐、Mg的硝酸盐、Zn的氯化物、Zn的硫酸盐、Zn的硝酸盐中的至少一种;
步骤3)中所述浸渍为等体积浸渍法,金属负载量为0.1wt%~10wt%;
优选地,步骤3)中金属负载量为1wt%~5wt%;
所述金属负载量以金属元素的负载量计算。
7.一种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负载型多级孔ZSM-5分子筛;
所述金属负载型多级孔ZSM-5分子筛选自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金属负载型多级孔ZSM-5分子筛、根据权利要求3至6任一项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金属负载型多级孔ZSM-5分子筛中的至少一种。
8.一种2,5-呋喃二甲醇二烷基醚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含有2,5-呋喃二甲醇和烷基醇的反应原料通入装有催化剂的固定床反应器,反应原料与催化剂接触反应,制备2,5-呋喃二甲醇二烷基醚;
所述烷基醇具有如式I所示的结构式:R-OH式I;其中,R为C2~C10的烷基;
所述催化剂选自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金属负载型多级孔ZSM-5分子筛、根据权利要求3至6任一项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金属负载型多级孔ZSM-5分子筛、权利要求7所述催化剂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2,5-呋喃二甲醇二烷基醚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烷基醇为乙醇。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2,5-呋喃二甲醇二烷基醚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原料中2,5-呋喃二甲醇的浓度为1~50g/L;
优选地,所述2,5-呋喃二甲醇的质量空速为0.1~3h-1;
优选地,所述含有2,5-呋喃二甲醇和烷基醇的反应原料与催化剂接触反应的反应温度为100~160℃;
优选地,所述含有2,5-呋喃二甲醇和烷基醇的反应原料与催化剂接触反应的反应压力为0.1~3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9761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