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香料茶底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96891.8 | 申请日: | 2019-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667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文彦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文彦然 |
主分类号: | A23F3/14 | 分类号: | A23F3/1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伍传松 |
地址: | 410002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香料茶 香料 饮茶 红茶 香气 配伍 制备 不稳定性 独特风味 设备投入 因素影响 特征香 质量比 对调 制作 天气 生产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香料茶底,该茶底包括红茶和香料,红茶和香料的质量比为(25~40):(50~70)。本发明的香料茶底,解决了目前市售调饮茶香气淡,口感单一,无独特风味和单一茶类易受天气、季节等因素影响而质量不稳定性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香料茶底滋味独特,香气突出,可以提高消费者对调饮茶的记忆点,在市场中推广后竞争力强,其中各组分香料合理配伍,相得益彰,用其制作的调饮茶在具有特殊香气的同时,由于香料的合理配伍,使红茶的特征香更加明显,茶汤鲜爽,茶感强烈,久喝不腻。此外,香料茶底的制备方法简单,生产无需复杂昂贵的设备投入,制作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香料茶底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茶叶作为传统的保健饮料,深受人们喜爱。随着茶行业的多元化发展,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调饮茶的市场消费份额持续走高。调饮茶又称调配型茶饮料,是以茶叶为主体,添加果汁、糖奶、香精、食用酸、花草甚至中草药等配料中的一种或几种,经过摇制或调和而成的茶饮料,包括水果茶、奶茶和冰滴冷泡茶等。
目前,市售调饮茶通常使用传统单一茶类作为茶底进行调制,如正山小种、铁观音、绿茶等,这些传统加工工艺制成的茶叶其香气滋味清新淡雅,适合清饮,然而用其与牛奶、水果等风味口感较重的辅料搭配后,调制出来的饮品香气较淡,口感单一,口腔刺激程度弱,记忆点模糊,无独特风味,且单一茶类极易受到天气、季节等因素影响,各批次茶叶口感风味无法统一,不稳定性明显;此外,单一茶类运用在调饮中,成本较高,且容易出现仿制品,经济效益受到影响。
因此,仍需开发一种新的调饮茶茶底。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单一茶类的调饮茶茶底存在调配后口感单一,不同批次茶叶口感风格不稳定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香料茶底。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上述香料茶底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香料茶底,包括红茶和香料,所述红茶和香料的质量比为(25~40):(50~70)。
优选地,所述红茶和香料的质量比为(30~40):(60~70)。
优选地,所述红茶为滇红、祁红和肯尼亚红茶按质量比为1:1:(1~3)的混合。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红茶还包括英红、大吉岭红茶、锡兰红茶和阿萨姆红茶中的至少两种。
优选地,所述香料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原料:
罗勒叶15~25份,
肉桂15~20份,
小豆蔻5~10份,
鼠尾草3~10份。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香料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原料:
干姜3~10份,
白胡椒2~5份,
豆蔻种衣1~5份。
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香料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原料:
丁香1~5份,
柠檬草0.1~3份。
上述香料茶底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为:按配比称取各组分,粉碎后混匀。
滇红为云南红茶,其外形各有特定规格,身骨重实,色泽调匀,冲泡后汤色红鲜明亮,金圈突出,香气鲜爽,滋味浓强,富有刺激性,叶底红匀鲜亮,加牛奶仍有较强茶味,呈棕色、粉红或姜黄鲜亮,以浓、强、鲜为特色,制作采用优良的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经萎凋、揉捻或揉切、发酵和烘烤等工序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文彦然,未经文彦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968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花茶叶固体饮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馥郁香料茶底及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