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摩托车保险杠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95331.0 | 申请日: | 2019-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650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张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璧山区宗辉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J27/30 | 分类号: | B62J27/3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岳兵 |
地址: | 40276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保险杠 | ||
本发明属于一般车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摩托车保险杠,包括固定架,固定架连接有第一保护架,所述固定架底部连接有第二保护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保险杠报废率太高的问题,上述保险杠通过增设第二保护架,在摩托车着地时,第二保护架先触地,能起到缓冲摩托车的作用,减少第一保护架的承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般车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摩托车保险杠。
背景技术
摩托车现在已经成为了较为重要的交通工具,特别是在偏远的山区,需要运送货资时,因道路狭窄,导致货车不便于进入,摩托车就成为了主要的运输工具。
摩托车虽然具有上述的优点,但摩托车毕竟只有两个轮胎,若摩托车发生事故,就很容易导致摩托车车身不平衡而发生翻倒,目前市面上的摩托车虽然在摩托车上安装了保险杠,保险杠包括连接在摩托车车身上的固定架,固定架连接有保护架,能够在摩托车发生事故时,使保护架先触地,起到支撑摩托车的作用,避免摩托车压到驾驶人员的腿部,此时的保险杠虽然起到了支撑摩托车的作用,但自身也就受到了很大的损害,不能再次使用,需要进行更换,导致保险杠的报废率太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保险杠,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保险杠在摩托车发生事故时支撑了摩托车,但保险杠自身受损严重,导致保险杠报废率太高的问题。
本发明的基础方案为:摩托车保险杠,包括固定架,固定架连接有第一保护架,所述固定架底部连接有第二保护架。
本发明的原理及优点在于:
1.在固定架上增设第二保护架,当摩托车倒地时,连接在固定架底部的第二保护架会比第一保护架先触地,对摩托车起到缓冲作用,使得第一保护架触地时,不用再承受摩托车倾轧下来的全部冲击力,从而减轻第一保护架的受损程度;另外,若摩托车遭遇的事故不严重,第二保护架触地支撑起摩托车后,摩托车受力平衡,第一保护架也就不用再起到支撑作用,不会受损。
2.由于第二保护架连接在固定架底部,当摩托车倒地后,第一保护架能避免摩托车压到驾驶人员腿部的同时,第二保护架则能避免摩托车压到驾驶人员的脚部。
3.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在固定架底部增设第二保护架不仅能起到缓冲摩托车的作用,使第一保护架的受损程度降低,还能在摩托车发生事故时,保护到驾驶人员脚部不受伤害。
进一步,所述第一保护架包括第一框架和连接在固定架上的连接架,第一框架为中空结构,连接架滑动连接在第一框架内,连接架连接有用于保护第一框架的保护机构,保护机构包括滑动连接在第一框架内的活塞块,活塞块与所述连接架的自由端连接;还包括设于第一框架的密闭腔室内的气囊。
设置连接架滑动连接在第一框架内,当摩托车遭到事故倒地时,第一框架首先触地,并受到摩托车倾轧过来的重力以及地面的支撑力,导致第一框架往摩托车车身靠拢,与此同时,连接架便往第一框架内滑动,与连接架连接的活塞块在连接架的带动下一起往第一框架内滑动,活塞块往第一框架内滑动时会挤压第一框架内的空气,从而将密闭腔室内的气囊吹胀,吹胀的气囊不仅能在第一框架受到事故破损时提供保护,且摩托车倒地后,柔软的气囊也能起到保护驾驶人员腿部的作用。
进一步,所述连接架和固定架之间增设有第二框架,第二框架为中空结构,连接架滑动连接于第二框架内,第二框架内设有用于支撑摩托车的支撑机构。
增设第二框架,并在第二框架内设置支撑机构,除了第一框架能对摩托车起到支撑作用外,第二框架内的支撑机构还能再次支撑摩托车,对摩托车起到了更好的保护。
进一步,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与第二框架连接的两块挡泥板,两块挡泥板之间设有转轴,两块挡泥板均转动连接在转轴上;所述第二框架内设有用于驱动挡泥板转动的驱动机构。
设置驱动机构,驱动机构驱动两块挡泥板相对于转轴旋转,并逐渐靠拢,靠拢的两块挡泥板此时必然凸出于第二框架,从而起到支撑摩托车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璧山区宗辉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璧山区宗辉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953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