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泥蚶的脱壳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90394.7 | 申请日: | 2019-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895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杨文鸽;吕鸣春;徐大伦;张进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 |
主分类号: | A22C29/04 | 分类号: | A22C29/04;A23L3/015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26 | 代理人: | 何仲 |
地址: | 31521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壳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泥蚶的脱壳处理方法,特点是包括以下步骤:将泥蚶置于装有水溶液的聚乙烯袋中,将聚乙烯袋置于超高压设置中,控制压力为300‑400MPa,保压1‑5 min,即完成泥蚶的脱壳处理,其水溶液为含0.30‑0.60wt%抗坏血酸水溶液,优点是不仅能有效杀菌,而且能提高泥蚶的脱壳效率,实现壳肉完全脱离,血淋巴液能完整的保留在组织中,同时能保持泥蚶肉原有的风味和营养成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泥蚶的脱壳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泥蚶(
超高压技术(high pressure,HP)是一种冷处理技术,主要通过对食物进行100 ~1000 MPa的高压处理,达到杀菌保鲜、改善食品品质的目的。超高压可在常温、甚至更低温度下,通过适宜的压力参数处理食品,不会引起食品内部温度明显升高,能很好地保留食品的风味及其营养价值。目前,国内外关于超高压在水产品方面的应用主要是杀菌、保鲜以及虾贝类脱壳,在辅助贝类脱壳中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牡蛎、贻贝、扇贝、鲍鱼和蚬贝等,如王敏研究发现对贻贝进行300 MPa保压处理2 min,可得到理想的脱壳效果;易俊洁等发现300MPa是超高压处理鲍鱼的最佳压力;李学鹏等认为300 MPa保压1 min对牡蛎的脱壳效果最佳,但超高压辅助泥蚶脱壳及对泥蚶肉品质的影响研究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仅能有效杀菌,而且能提高泥蚶的脱壳效率,实现壳肉完全脱离,同时能保持泥蚶肉原有的风味和营养成分的泥蚶的脱壳处理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泥蚶的脱壳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泥蚶置于装有水溶液的聚乙烯袋中,将聚乙烯袋置于超高压设置中,控制压力为300-400MPa,保压1-5 min,即完成泥蚶的脱壳处理。
优选的将泥蚶置于装有水溶液的聚乙烯袋中,将聚乙烯袋置于超高压设置中,控制压力为300MPa,保压5min,即完成泥蚶的脱壳处理。
优选的将泥蚶置于装有水溶液的聚乙烯袋中,将聚乙烯袋置于超高压设置中,控制压力为350MPa,保压3-5min,即完成泥蚶的脱壳处理。
优选的所述的水溶液为含0.30-0.60wt%抗坏血酸水溶液。使鲜红的血淋巴液能完整的保留在组织中。
所述的泥蚶预先用压水枪清除其表面污泥及其附着物后于2-3 ℃低温中。
所述的泥蚶与所述的水溶液的质量比为(0.5-1.5):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一种泥蚶的脱壳处理方法,利用超高压处理鲜活泥蚶,超高压处理泥蚶不仅能有效杀菌,而且能提高泥蚶的脱壳效率,实现壳肉完全脱离,血淋巴液能完整的保留在组织中;同时添加抗坏血酸能抑制血红素二价铁氧化为三价铁,防止泥蚶血淋巴液颜色变暗。与传统漂烫脱壳相比,大大减少了血淋巴液和闭壳肌肌肉的损失。超高压处理泥蚶在满足消费者对泥蚶肉感官和生食需求的同时,能保持泥蚶肉原有的风味和营养成分,保留鲜红的血淋巴液,为超高压脱壳技术在泥蚶加工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
附图说明
图1为开壳后的泥蚶效果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一、具体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903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鸭胗处理机
- 下一篇:一种一站式牡蛎外壳便捷剥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