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田间纤维类秸秆浆化深埋还田处理方法及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090105.3 | 申请日: | 2019-0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298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 发明(设计)人: | 王宪良;杜瑞成;张祥彩;夏连明;吴娟娟;刁培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D82/00 | 分类号: | A01D82/00;A01D89/00;A01B49/04 |
| 代理公司: | 济南宝宸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97 | 代理人: | 荆向勇 |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田间 纤维 秸秆 浆化深埋 还田 处理 方法 及其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农业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田间纤维类秸秆浆化深埋还田处理方法及其装置,所述田间纤维类秸秆浆化深埋还田处理方法为:将秸秆收集后,进行浆化处理,最后深埋还田,其中,浆化处理过程中将秸秆处理至长度≤1mm,结合水的作用将秸秆与水混合为可流动状态,秸秆浆含水量≥50%。本发明不仅通过一种新的还田方式,解决了地面秸秆影响播种及影响作物生长的问题,而且能够结合深松机械化消减土壤压实,浆化的秸秆能够在腐烂的过程中增加深层土壤有机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田间纤维类秸秆浆化深埋还田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保护性耕作是一项减少土壤耕作的同时保证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的先进农业耕作方法。近年来,在各政府部门及专家学者的推动下,保护性耕作技术在我国快速发展,但是在黄淮海一年两熟区,秸秆量大、秸秆堵塞及还田造成的作物生长等问题一直是影响免耕播种技术发展的重要原因。
目前解决秸秆还田问题的主要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进一步改善粉碎质量及开沟掩埋还田等机械方式,例如,公开号为CN201510632603.8,名称为“一种粉碎秸秆变量沟埋还田装置”的中国专利,通过将秸秆精细粉碎的同时,利用输送装置将粉碎的秸秆集中到作业机具中间开沟掩埋。上述处理秸秆的方式虽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秸秆量大造成的免耕播种堵塞问题,但是始终无法解决秸秆还田造成的播种晾子及病虫害等问题。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秸秆还田方法及装置,能够将秸秆彻底与播种带分离,且不会影响播种。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田间纤维类秸秆浆化深埋还田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田间纤维类秸秆浆化深埋还田处理方法,将秸秆收集后,进行浆化处理,最后深埋还田,其中,浆化处理过程中将秸秆处理至长度≤1mm,结合水的作用将秸秆与水混合为可流动状态的浆液,秸秆浆含水量≥50%。将秸秆浆化后还田,是一种新的还田方式,解决了地面秸秆影响播种及影响作物生长的问题。
将秸秆收集后,依次进行粉碎处理、浆化处理及深埋还田处理,粉碎处理过程中要求粉碎后的秸秆长度≤10cm,粉碎处理过将秸秆中的纤维撕裂、揉搓粉碎,以便于后续秸秆的机械化制浆作业;深埋还田处理将浆化处理后的浆液灌浆到土壤中,灌浆深度结合具体的耕作要求进行。
所述浆化处理选用制浆机械进行,制浆机械包括多种形式,其中,可选用磨浆机械或打浆机械进行。
一种田间纤维类秸秆浆化深埋还田处理的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在罩壳,机架依次连接有粉碎处理装置、浆化处理装置及深埋还田装置,粉碎处理装置及浆化处理装置设置在罩壳内。机架上还设有变速装置,变速装置连接外部动力,变速装置可连接粉碎处理装置、浆化处理装置及深埋还田装置,可为粉碎处理装置、浆化处理装置及深埋还田装置提供运行动力。
田间纤维类秸秆浆化深埋还田处理的装置采用机械化秸秆粉碎、浆化、深还田的技术方案,能够快速粉碎秸秆,并将粉碎的秸秆进一步浆化,与土壤耕作部件相结合实现灌浆深还田。
所述浆化处理装置包括磨浆装置、液体装置,磨浆装置设置在罩壳内部,罩壳内部设有隔板,隔板设置在粉碎处理装置与浆化处理装置之间,磨浆装置设置在罩壳及隔板围成的浆化腔体内,罩壳下部一侧开设有浆液出口,液体装置包括液体箱,液体箱连接液体输送管,液体输送管的出口设置在磨浆装置的上部。送至磨浆装置的秸秆在磨浆装置的作用下磨成颗粒状,秸秆颗粒在水流等浆化液体的作用下成浆,液体由液体箱,通过液体输送管排入浆化腔体,水量根据秸秆含水量受流量调节阀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理工大学,未经山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901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