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田间纤维类秸秆浆化深埋还田处理方法及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090105.3 | 申请日: | 2019-0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298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 发明(设计)人: | 王宪良;杜瑞成;张祥彩;夏连明;吴娟娟;刁培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D82/00 | 分类号: | A01D82/00;A01D89/00;A01B49/04 |
| 代理公司: | 济南宝宸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97 | 代理人: | 荆向勇 |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田间 纤维 秸秆 浆化深埋 还田 处理 方法 及其 装置 | ||
1.一种田间纤维类秸秆浆化深埋还田处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在罩壳,机架依次连接有粉碎处理装置、浆化处理装置及深埋还田装置,粉碎处理装置及浆化处理装置设置在罩壳内,机架上还设有变速装置;
所述浆化处理装置包括磨浆装置、液体装置,磨浆装置设置在罩壳内部,罩壳内部设有隔板,隔板设置在粉碎处理装置与浆化处理装置之间,磨浆装置设置在罩壳及隔板围成的浆化腔体内,罩壳下部一侧开设有浆液出口,液体装置包括液体箱,液体箱连接液体输送管,液体输送管的出口设置在磨浆装置的上部;浆化处理过程中将秸秆处理至长度≤1mm,结合水的作用将秸秆与水混合为可流动状态,秸秆浆含水量≥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田间纤维类秸秆浆化深埋还田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磨浆装置包括两个磨浆辊,磨浆辊包括磨浆盘,磨浆盘的两端分别连接转轴,转轴连接变速装置,磨浆盘的中心线与转轴中心线重合,磨浆盘的外表面设置为连续曲面,连续曲面包括依次交替设置的凸部及凹部,两个磨浆辊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磨浆辊、第二磨浆辊,第一磨浆辊的凸部伸入第二磨浆辊的凹部内,第一磨浆辊及第二磨浆辊之间设置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田间纤维类秸秆浆化深埋还田处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深埋还田装置包括喷浆泵,喷浆泵进料口连接浆化处理装置的浆液出口,喷浆泵出料口连接排浆管,排浆管出口连接在深松铲上,深松铲固定连接在机架下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田间纤维类秸秆浆化深埋还田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处理装置包括粉碎刀辊,粉碎刀辊连接变速装置,粉碎刀辊外圆面依次连接有多个动粉碎刀,罩壳及隔板上连接有多个定粉碎刀,隔板与罩壳之间设有秸秆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田间纤维类秸秆浆化深埋还田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下部连接有捡拾处理装置,捡拾处理装置设置在粉碎处理装置前端,捡拾处理装置包括捡拾器,捡拾器为圆柱体结构,捡拾器转轴连接变速装置,捡拾器外圆面连接有多个捡拾弹齿,捡拾器下部连接有支撑行走轮,捡拾处理装置与粉碎处理装置之间的罩壳设有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田间纤维类秸秆浆化深埋还田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前端连接有悬挂杆,机架下部设连接有限深行走轮。
7.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的处理装置对田间纤维类秸秆浆化深埋还田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秸秆收集后,进行浆化处理,最后深埋还田,其中,浆化处理过程中将秸秆处理至长度≤1mm,结合水的作用将秸秆与水混合为可流动状态,秸秆浆含水量≥5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秸秆收集后,依次进行粉碎处理、浆化处理及深埋还田处理,粉碎处理过程中要求粉碎后的秸秆长度≤10cm;深埋还田处理将浆化处理后的浆液灌浆到土壤中。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浆化处理需要磨浆机械或打浆机械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理工大学,未经山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9010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