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河道防冲促淤装置及其安装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81900.6 | 申请日: | 2019-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378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谭伦武;谷祖鹏;蒋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航道规划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B3/00 | 分类号: | E02B3/00;E02B3/02;E02B8/06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俞鸿;王虹 |
地址: | 430040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消能部件 消能板 促淤装置 防冲 浮体 消能 建筑物 清水 河道 板面垂直 防护区域 扰流通道 柔性绳索 下游河床 低水 固连 锚固 水中 冲刷 串联 河床 淹没 上层 水面 上游 保证 | ||
1.一种河道防冲促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防护区域(1)上游、浮于水面的消能部件以及将消能部件锚固于河床的系泊部件;
所述消能部件包括一个或多个沿流向以柔性绳索(8)串联的消能浮体(2),所述消能浮体(2)包括多个板面垂直于流向布置的消能板(3),所述消能板(3)间刚性固连且形成沿流向的扰流通道(4),所述消能板(3)淹没于水中高度为水深的1/10-1/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防冲促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能浮体(2)内多个消能板(3)垂直于流向间隔布置成行,多行消能板(3)沿流向间隔布置成阵列,相邻两行消能板(3)间沿垂直于流向交错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河道防冲促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通道(4)由各行消能板(3)内的间隙沿流向连通形成,相邻两行消能板(3)中后一行消能板的各板体将前一行消能板各间隙沿垂直流向完全阻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防冲促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能浮体(2)还包括立方体框架(5),多个所述消能板(3)间通过杆件连接成整体且固连于立方体框架(5)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防冲促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系泊部件包括河床上的锚石(6)以及通过锚链(9)与锚石(6)连接的水面上的浮筒(7),消能浮体(2)通过柔性绳索(8)连接于浮筒(7)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防冲促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能板(3)淹没于水中高度为水深的1/5-1/3。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防冲促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能浮体(2)宽度为与防护区域(1)沿垂直于流向的宽度对应。
8.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河道防冲促淤装置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为:
a.根据河道及防护区域(1)的水流泥沙条件,设计消能部件结构及布设位置;
b.选择相应的系泊部件并安装;
c.将消能部件悬挂于系泊部件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选择的系泊部件为锚链(9)连接的锚石(6)、浮筒(7),安装时将锚石(6)抛设水中,浮筒(7)浮于水面固定。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设计的消能部件为多个串联的消能浮体(2),步骤c中先将第一个消能浮体(2)通过柔性绳索(8)悬挂到浮筒(7)上,再在前方将其余消能浮体(2)通过柔性绳索(8)依次首尾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航道规划设计研究院,未经长江航道规划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8190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生态水位衔接的河流梯级开发设计和调度运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河道治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