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性氧化铝生产工艺的老化液回收系统及回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081888.9 | 申请日: | 2019-0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075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 发明(设计)人: | 陈映;黄源;赵加平;唐绍华;李文明;朱杨昆;陈仔江;唐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文山铝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1F7/02 | 分类号: | C01F7/02 |
| 代理公司: | 昆明盛鼎宏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3203 | 代理人: | 许竞雄 |
| 地址: | 663000 云南省文***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老化 后液 改性氧化铝 压滤液 生产工艺 老化液 回收系统 老化槽 输送管 压滤机 出口 连通 污水处理池 储槽顶部 储槽下部 化工制品 氢氧化铝 生产技术 污水排放 直接排放 回收 沉降槽 硝酸钠 地沟 消耗量 储槽 污水处理 统一 | ||
1.改性氧化铝生产工艺的老化液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老化槽(1)、老化压滤机(8)和老化后液储槽(12),所述老化槽(1)底部设置有老化后液出口(6),所述老化后液储槽(12)顶部设置有老化压滤液入口(9),老化后液储槽(12)下部设置有老化压滤液出口(13),所述老化后液出口(6)通过输送管(7)与老化压滤液入口(9)连通,所述老化压滤机(8)位于输送管(7)上,所述老化压滤液出口(13)通过连接管(21)与沉降槽(22)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氧化铝生产工艺的老化液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老化槽(1)顶部设置有槽盖(2),老化槽(1)内设置有槽腔(3),所述槽盖(2)上设置有旋转电机(4)和沉淀后液入口,所述旋转电机(4)的动力输出端与插入槽腔(3)中的旋转轴(20)连接,所述旋转轴(20)上连接有搅拌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性氧化铝生产工艺的老化液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第一搅拌机构(10)和第二搅拌机构(11),所述第一搅拌机构(10)位于旋转轴(20)中部,第二搅拌机构(11)位于旋转轴(20)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性氧化铝生产工艺的老化液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机构(10)包括第一搅拌机构连接座(1001)、第一叶片(15)和第二叶片(16),所述第一搅拌机构连接座(1001)套接在旋转轴(20)上,第一搅拌机构连接座(1001)分别与第一叶片(15)和第二叶片(16)连接,所述第二搅拌机构(11)包括第二搅拌机构连接座(1101)、第三叶片(17)和第四叶片(18),所述第二搅拌机构连接座(1101)套接在旋转轴(20)上,第二搅拌机构连接座(1101)分别与第三叶片(17)和第四叶片(18)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性氧化铝生产工艺的老化液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叶片(15)位于第二叶片(16)上方,且第一搅拌机构连接座(1001)与第一叶片(15)下部连接,第一搅拌机构连接座(1001)与第二叶片(16)上部连接,所述第三叶片(17)位于第四叶片(18)上方,且第二搅拌机构连接座(1101)与第三叶片(17)下部连接,第二搅拌机构连接座(1101)与第四叶片(18)上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改性氧化铝生产工艺的老化液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叶片(15)、第二叶片(16)、第三叶片(17)和第四叶片(18)尺寸相同,且表面均设置有导流槽(19)。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性氧化铝生产工艺的老化液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槽腔(3)内还设置有加热棒(5),加热棒(5)位于搅拌机构下方,所述老化槽(1)外壁涂覆有保温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氧化铝生产工艺的老化液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老化槽(1)底部为圆锥结构,且圆锥结构的母线与水平面夹角为20°,老化后液出口(6)位于圆锥结构底部,所述老化后液储槽(12)侧壁设置有检修孔(14)。
9.改性氧化铝生产工艺的老化液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沉淀槽中的沉淀后液从老化槽(1)顶部槽盖(2)上的沉淀后液入口导入槽腔(3)中,进行老化反应,制得老化液;
第二步,将老化液通过老化后液出口(6)经输送管(7)输送至老化压滤机(8)中,经过压滤后,制得老化压滤液;
第三步,将老化压滤液通过输送管(7)经老化压滤液入口(9)输送至老化后液储槽(12)进行暂存;
第四步,将老化后液储槽(12)中的老化压滤液通过老化压滤液出口(13)输送至沉降槽,完成老化液回收再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文山铝业有限公司,未经云南文山铝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8188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