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员工状态监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81688.3 | 申请日: | 2019-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864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吴士泓;李向;鲁静;向万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远光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6H50/30 | 分类号: | G16H50/30;G06Q10/06;G06K9/00;A61B5/0205;A61B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6 | 代理人: | 庞许倩;马东伟 |
地址: | 51908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人工智能 员工 状态 监测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员工状态监测系统,属于状态监测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主观性较强、实时性较差、判断结果准确度较低、无法满足安全生产要求的问题。该系统包括:设置于头盔、腕带上的多功能传感器,设置于员工穿戴的安全工作服上的信息处理器。多功能传感器,用于采集该员工的现场工作环境音视频信息、个人生理数据信息,并将其传输至信息处理器;信息处理器,用于根据员工的现场工作环境音视频信息、个人生理数据信息,识别该员工的工作状态和实时生理健康情况,进而判断其岗前生理状态是否符合岗位要求,或其工作中生理状态能否胜任当前工作,并显示判断结果。该系统能够实时、自动、准确地分析员工的生理和心理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状态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员工状态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现代化企业的生产活动往往是连续、重复流水线式的,企业生产常常是在高温、高湿、高粉尘和大噪声环境下,例如建筑、电力、流水线生产场所等。现代化企业生产对员工操作熟练程度要求较高,精细化操作要求也较高,生产活动对员工的岗前状态和工作中状态要求较高,员工的心理和生理状态将直接影响到工作质量。
目前,大多数企业对员工的管理依然是人工被动式监测,但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半主动式监测方法,即管理员借助监控方法来监控员工的工作状态,但这种管理方法一般存在以下问题:
1)需要监控室管理员判断员工的工作状态,所述判断主观性较强,容易出现误判和漏判;
2)实时性较差,人工成本较高,管理员需要持续观看监控画面;
3)对于安全生产,不能做到事前主动预防、事中监控和事后反馈。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的分析,本发明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员工状态监测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主观性较强、实时性较差、判断结果准确度较低、无法满足安全生产要求的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员工状态监测系统,包括置于头盔、腕带上的多功能传感器,设置于员工穿戴的安全工作服上的信息处理器。
所述多功能传感器,用于采集该员工的现场工作环境音视频信息、个人生理数据信息,并将其传输至信息处理器;
所述信息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员工的现场工作环境音视频信息、个人生理数据信息,识别该员工的工作状态和实时生理健康情况,进而判断其岗前生理状态是否符合岗位要求,或其工作中生理状态能否胜任当前工作,显示判断结果。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将员工状态监测系统制备在头盔、腕带以及安全工作服上,便于每个员工在工作前穿戴、工作时使用、工作后换服。还可针对单个员工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定制不同的多功能传感器,获得特定员工的工作状态和特定实时生理健康情况,具有功能可扩展性。通过采集的实时的员工工作现场环境音视频信息、个人生理数据信息,自动判断员工的实时工作状态(心理)和实时生理健康情况,并进一步判断其岗前生理状态是否符合岗位要求,或其工作中生理状态能否胜任当前工作,做到事前主动预防、事中监控和事后反馈,及时提醒和更换不符合岗位要求的员工,保证安全生产。经大量试验证明,该系统的判断结果准确度高,能够满足大多数生产制造使用要求。
基于上述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功能传感器,包括:
设置于头盔上的微型音视频采集设备,用于采集该员工的现场工作环境音视频信息,并将其传输至信息处理器;
设置于腕带上的生理数据传感器,用于采集该员工的实时生理数据信息,并将其传输至信息处理器。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对多功能传感器的组件和安装位置进行限定,通过设置于头盔上的微型音视频采集设备,可采集该员工的实时现场工作环境音视频信息,包括相关现场设备的操作信息,通过设置于腕带上的生理数据传感器,可采集员工的实时生理数据,包括体温、呼吸、心跳频率和酒精含量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远光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远光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8168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