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防剐蹭监控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80664.6 | 申请日: | 2019-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248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赵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美时美刻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Q9/00 | 分类号: | B60Q9/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敦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96 | 代理人: | 孙新民 |
地址: | 315001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声波雷达传感器 应变式压力传感器 摄像模块 控制模块 通孔 监控系统 壳体结构 模块设置 通讯模块 形变 壳体内表面 周围障碍物 蓄电池 模块识别 通知用户 误判 检测 汽车 芯片 安置 | ||
一种汽车防剐蹭监控系统,包括应变式压力传感器模块、超声波雷达传感器模块、摄像模块、通讯模块、控制模块,控制模块连接应变式压力传感器模块、超声波雷达传感器模块、摄像模块;应变式压力传感器模块设置于本车辆的壳体内表面用于检测壳体结构发生的形变;超声波雷达传感器模块设置于本车辆的壳体表面的通孔,本车辆有若干个通孔用于安置超声波雷达传感器模块和摄像模块,每个通孔中有一个超声波雷达传感器模块和摄像模块;控制模块为芯片和蓄电池;通讯模块为GSM通讯模块。本系统的优点是:通过应变式压力传感器模块来检测壳体结构发生的形变,用超声波雷达传感器模块识别周围障碍物避免出现误判,GSM通讯模块可以及时通知用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监控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汽车防剐蹭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高,随之而来的汽车剐蹭事件也逐渐增多。目前在行驶过程中,大部分车辆剐蹭都会被驾驶员及时感知并处理。而当驾驶员离开车辆的时间内,大部分剐蹭仅能通过安置于车前的行车记录仪记录来往车辆,小规模的剐蹭根本无法分辨肇事车辆。而在发生剐蹭时,汽车的壳体结构发生的形变程度较小,单一压力传感器易于大卡车行进过程发生的振动混淆,造成误判。目前市面上还没有一款可以检测到车辆小剐蹭不与其他振动混淆的汽车防剐蹭监控系统。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至少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如下解决方案。
一种汽车防剐蹭监控系统,包括应变式压力传感器模块、超声波雷达传感器模块、摄像模块、通讯模块、控制模块,控制模块连接应变式压力传感器模块、超声波雷达传感器模块、摄像模块;所述应变式压力传感器模块设置于本车辆的壳体内表面用于检测壳体结构发生的形变;所述超声波雷达传感器模块设置于本车辆的壳体表面的通孔,本车辆有若干个通孔用于安置超声波雷达传感器模块和摄像模块,每个通孔中有一个超声波雷达传感器模块和摄像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为芯片和蓄电池;所述通讯模块为GSM通讯模块。通过GSM通讯模块可以直接与移动通讯设备传输消息,而应变式压力传感器模块利用金属表面形变程度导致本身电阻的变化来感应壳体结构的形变。
进一步地讲,所述应变式压力传感器模块、超声波雷达传感器模块、摄像模块为一组监控模块组件,在车辆的表面设置有8组监控模块组件。通过多个方向的设置监控模块组件实现了无死角监控,避免了剐蹭后无法拍到肇事车辆的情况。
进一步地讲,所述摄像模块还包括红外摄像模块和光敏模块,所述光敏模块连接电源,所述红外摄像模块连接光敏模块。红外摄像模块可以在无光环境下工作,而光敏模块连接电源作为红外摄像模块的开关,使红外摄像模块仅有在弱光条件下才会开启,减少了蓄电池的能耗。
进一步地讲,所述蓄电池为可充电蓄电池,所述可充电蓄电池与车辆的电瓶连接。可充电蓄电池与电瓶连接减少了充电的繁琐步骤,也省去了用户需要记录设备使用时间的麻烦。
进一步地讲,所述通讯模块还包括数据传输单元,通过数据线与用户的移动通讯设备传输数据。通过数据线可以将视频数据轻松传输至移动通讯设备,留作剐蹭证据。
进一步地讲,一种汽车防剐蹭监控系统的工作流程,包括:
步骤1:启动汽车防剐蹭监控系统,当前系统设置有8组监控模块组件,启动所述摄像模块;在暗光条件下,光敏模块从高电阻转为低电阻,红外摄像模块启动;
步骤2:当某组监控模块组件中的应变式压力传感器模块感应到壳体结构发生形变,以高电平信号的形式发送至芯片,所述芯片启动此组的超声波雷达传感器模块探测周围障碍物的距离持续10S;
步骤3:当超声波雷达传感器模块探测周围障碍物的距离小于30cm时,所述芯片启动与该组监控模块组件相邻的两组监控模块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美时美刻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美时美刻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806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道路夜间清排障可升降情报板装置
- 下一篇:生成和显示指南的方法和装置